第544章 軍工之路

既然決定了這條路,那麼擺在軍工人面前的最重要的是什麼?

當然是研製蘑菇彈!

此時,只有鷹醬家有蘑菇彈,而且還給腳盆雞使用過。

劉子龍知道,在不遠的幾年內,毛熊家也將進行蘑菇彈試驗。

此時劉子龍的也決心要儘快拿出蘑菇彈來。

此時鷹醬家對於蘑菇彈的製造甚至原理都是嚴格保密的,但是劉子龍作為穿越者,卻能明確說出蘑菇彈的製造原理。

畢竟高中課本上就講過!

別看現在這是白菜一般的知識,但在當時的相關工作者眼裡,這可是極端重要的。

因為有它在,就能保證整個蘑菇彈的研製始終在一條正確的道路上。

這就跟走路一樣,你始終能夠看到座標在哪裡,不管半路上有多少高山大河,你始終是朝著那個方向去走,而且你知道這些高山大河都是有辦法翻越和渡過的。

同時,劉子龍也不是一窮二白,手裡什麼牌都沒有。

第一,漢北早就完成了基礎的工業化建設,主要的工業部門都是齊全的,不論是特種金屬提取冶煉、化工、工程機械等,都能夠保障蘑菇彈的製造和安裝等。

第二,別忘了,作為最早動手搶漢斯專家的劉子龍,可是把不少漢斯頂級專家第一時間帶回了神龍國。其中不乏世界頂級的核工程與核技術專家、武器系統與工程專家等。

除此之外,劉子龍還交給夫人周啟蘭兩項任務:第一讓她主管的外交部門,想盡辦法將留在海外的神龍國科學家引回國內。不能回國的,也要想辦法讓他在國外為神龍國的建設出力。

第二項任務就是讓其主管的情報部門,通過各種辦法竊取鷹醬家的相關情報。畢竟據說毛熊的蘑菇彈,也竊取了鷹醬家的經驗。

大量的神龍國科學家回國參加建設,也包括相關專業的學者;同時也帶回來了大量的相關資料。

有了基礎,有了相關專家,而且劉子龍還不惜一切代價保障這項工程,這就意味著蘑菇彈在不遠的將來就會被製造出來。

除了有彈,還需要有槍。

因此,同時提上日程進行研製的,就是運載導彈。

要知道,世界上第一種火箭,v2火箭就是人家漢斯家研製出來的,這可是後世導彈的鼻祖。

而從漢斯帶回來的,不僅僅有相關專家,還有完整的該型火箭,這讓劉子龍的起點是與鷹醬、毛熊站在一起的。

劉子龍的計劃,在完成了第一種短程導彈後,立刻開展防空導彈、反艦導彈的研製工作。

要想盡快能夠與毛熊、鷹醬相抗衡,就必須在新武器上發力。

一開始,就瞄準最新的技術。

畢竟,這也是作為穿越者的最大優勢所在。

重點力保的蘑菇彈和導彈之外,劉子龍接下來抓的重點,就是空軍裝備了。

而空軍裝備涉及的空中和地面。

空中包括殲擊機、轟炸機、強擊機、運輸機等多種特種機型。

地面則是防空的雷達為主。

現在剛剛起步,必須抓重點型號。

因此,劉子龍就以噴氣式殲擊機和雷達為重點型號去抓。

畢竟這兩個新型武器,大家都是零起點開始,最容易跟上一線隊伍。

他深知未來的戰爭發展,肯定空軍排在第一位的,而制空權首先要靠殲擊機去奪取。

此時談不上什麼隱形啊,超視距啊這些性能,第一代噴氣式殲擊機還是要追求高空高速,尤其是追求超音速飛行性能。

因此,外形如同載人火箭一般的噴氣式殲擊機已經在神龍國的某處秘密空軍基地開始試飛了。

這種戰鬥機很快就在試飛中,超越了音速,並且飛到了米以上的高度。

劉子龍知道,自己還是飛機設計能力薄弱,氣動外形仍舊是弱項,比起這些老牌空軍強國有差距。

這種情況下,只能是多製造驗證機,積累各種經驗。

這時候,軍工該走哪條路,就成為了問題。

目前世界上,有兩種道路。

第一種是走鷹醬道路。他們的武器方面的研發模式,大部分是根據手頭現有東西,就用什麼能用就去整合,儘量用現成的,組裝在一起,針對性的創新較少。

所以鷹醬家的戰鬥機也好,戰車也罷,都比較高大威武對吧?

這樣有什麼成果,就用什麼的好處,就是降低了整體成本。

以至於很多相關設備,甚至是軍民兩用的。

(比如當年,我國曾經考慮引進豹二坦克,但是由於價格昂貴、對方不願意出售生產線等因素,只能無奈作罷。但也有所收穫,比如引進了該坦克使用的發動機,而且後來發展成為我軍第三代坦克的發動機。但更鮮為人知的是,其實我國當時引進的是其民用版本的發動機。)

系統工程能力不如毛熊。

比如相同一代的鷹醬戰車,都要比毛熊的坦克高大很多。

再反觀毛熊的武器是什麼路線呢?

毛熊是根據軍隊提出的設計要求,然後設計單位和廠家根據軍方的要求進行設計和生產。

以至於武器上的大部分部件,往往是專門為這種武器設計的,除此之外再沒有其他任何用途,都是專貨專供。

如此的優點很明顯,製造出來的武器更加緊湊,性能也能夠達到軍方要求,可最終卻拖垮了國民經濟。

同樣時代的戰鬥,比如蘇二七,雖然航電系統、雷達都已經落後於鷹醬,但是人家系統工程能力好啊,設計製造出了足以匹敵f-15的戰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