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6章 名門望族(第2頁)

 比如他們就評價國人個人主義強、愛面子、保守而尊大、講究實用主義、缺乏恩義感、喜歡聽天由命、喜歡形式主義、上層人士窮奢極欲、官民極度對立等等,現在看來,是不是大家也有代入感?但是千萬別帶入啊。

 同時,他們也深知,到了一個地方需要跟當地真正的統治者合作。

 所以當他們踏入河北境內的時候,便邀請這些人參加他們的偽政權,幫助其維持統治。而這些人中的不少敗類或投機者,也甘願為鷹犬,還美其名曰繞一圈救國。

 比較有代表性的,就是曲阜的孔家。

 不過更多的情況下,都選擇的是幾面投機,哦說錯了,幾面投資策略。

 而即使兇殘如腳盆雞,對這樣的大家族也是有所忌憚,絕不是一味地趕盡殺絕,推向對立面。

 比如宋學飛,雖然他本身跟著部隊堅決抵抗,但是鬼子只是針對他本人,對於他的家族反而採取保護的態度,禁止散兵遊勇去騷擾。

 之所以這麼做,也是為了維持地面的穩定。

 我再舉個自己家的例子,我的太外祖父(祖母的父親)就是河北易縣人,而且姓王,算是河北王姓的人。

 我們家當時在紫荊關鎮的一個村裡,家裡有鐵匠鋪、大車店等生意,生活比較富裕,如果這麼折騰下去,妥妥解放後能定個地主成份。

 後來鬼子來了,太姥爺當了黨的村長,領導全村抗日(不是兩面村長,就是黨的村長,每天白天上山躲避,晚上回村組織各種工作。),鬼子想盡各種辦法抓他,但是都沒有抓到。

 受他的影響,我的祖母也在抗戰勝利前光榮加入了組織,並且參加了工作,算是改變了自己一生的命運。

 這其中就隱藏了兩個問題:第一,為什麼是他當村長?當然原因是綜合的,但其中不能忽略的一點,他姓王;

 第二,鬼子雖然抓了我太姥爺八年,最生氣的時候還一把火把房子燒了, 但始終沒有對家人動手,連抓走當人質、毆打都沒有。不是鬼子有人性,而是他們也不願意樹敵太廣。畢竟他們的很多工作,也需要和他們合作的王家人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