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 甲種連與乙種連(第2頁)

 


    而這個惡果很快就顯示出來了。雖然每個月給士兵發放的兩元錢能按時發放,但是如果是大洋還好,如果是面額相等的紙幣,也許哪天就變成了廢紙。好在上峰也明白這點,為了保持部隊的穩定,所以基本是以大洋發放。
 


    但是每個月下撥的款項就不太穩定了,貨幣非常混亂。好在是軍費,雖不至於太出圈,然而由於物價不穩,並不能保證伙食等的穩定採購。以至於有的月份,明顯不夠吃的。
 


    這可真讓人頭疼。前世有句軍中名言:好飯頂半個指導員。
 


    平時伙食都吃不好,講什麼大道理都顯得那麼蒼白無力。
 


    就算是是簡單的吃飽,也遠遠達不到提高士氣、滿足高強度訓練的要求。這可怎麼辦?有人給劉子龍提出來一個辦法:吃空餉。
 


    吃空餉不僅僅是個人發財的辦法,也是犧牲部分士兵名額,養活更多士兵的辦法。但是這種歷朝歷代的弊政,劉子龍很快就否決了。
 


    最後他決定採取更積極的辦法:生產。
 


    他將每個營中一些體能差、理解力差、訓練跟不上訓練的戰士,單獨編出來,組建一個連隊,後來乾脆每個營抽調兩個連隊,命名為乙種連。其他兩個連命名為甲種連。
 


    這樣每個營都有一半的甲種連,一半的乙種連。那麼這樣甲種連和乙種連有什麼區別呢?
 


    甲種連無論是軍官還是士兵,都是軍事素質好的。所以他們是全訓部隊。每天就是訓練,隨時保持戰鬥力。
 


    而乙種就是相對素質較弱的。他們雖然也維持基本的軍事訓練,但是有一半以上的時間進行農業生產、務工。
 


    農業生產就是種地、養殖。這些士兵基本來自於農民,對於訓練的熱情遠不如種地的熱情高。為了鼓勵他們從事生產活動的熱情,還進行各種評比、授獎。
 


    務工就是出去聯繫各種業務,比如保鏢押運,畢竟這是正規軍隊,手裡有槍,去給一些商隊當保鏢,還是很有市場的。
 


    這些生產出來的農業產品,除了滿足自己的需求外,還要上交到團裡一部分。畢竟團部及直屬的各連排都是寶貴的技術兵種,每天訓練劉子龍都覺得不夠,不可能讓他們再去生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