則美 作品

第580章 冬日暖 ......

    十二月初的大朝會上宣佈了封爵的事情。

    這其實是另外一種論功行賞,如今沒有戰爭,宗室男丁該怎麼得到爵位?雍正覺得不如就在平時的事情裡面積累功勳。

    這次海棠出去辦差帶了不少人,這裡面就有很多宗室子弟。這也是為什麼雍正要在這時候宣佈授予爵位。

    今日一早正大光明殿外面聚集了不少大臣,開始之後先是不鹹不淡地說了幾件小事就進入今日的重頭戲環節。

    禮部官員展開詔書,對這次歷經兩年的安置棚民和改土歸流的差事做了一個總結,隨後先從官吏開始論功行賞。

    因為人數眾多,加上宣佈的時候還把他們做了什麼事如何定公當眾宣讀出來,流程就很慢。禮部官員輪流讀詔書和功勞簿子,

    到了天亮才輪到宗室子弟,封賞也是從底層爵位開始,先是低級的宗室將軍,接著是中層的國公輔公國們。最後才是貝子以上爵位。

    得到貝子爵位的人除了弘時還有其他人,其他宗室子弟都有明確的功勞,到了弘時這裡,把他平時零碎的功勞給湊了一下,總算是沒那麼難看。

    弘時跪在大殿上,聽著禮部官員把自己做過的那些零碎事一件一件讀了出來,臉上忍不住發燙。這會兒恨不得找個地縫鑽進去,這哪裡是嘉獎,這簡直就是羞辱。

    耳朵邊聽著官員朗讀聲音,弘晝想到自己這幾年也只有一件事能拿得出手來說一下,那就是去祭祀孔廟。這一點可有可無的功勞能給自己換來一個貝勒的爵位嗎?他覺得今日八成自己是來陪跑的。

    但是他身邊的弘曆就很自信,覺得自己今兒肯定比弘時的爵位高,畢竟上面還有親王郡王貝勒三級爵位。怎麼說最低也應該撈到一個貝勒的爵位呀。之所以這麼想,全是因為他覺得自己出身顯貴,她額娘是秀女出身,他的出身除了大哥外比其他兄弟強多了。

    貝子這一級封過之後,禮部侍郎換了新的詔書,開始宣讀。

    “聖祖十九子允禝,聖祖二十子允禕,聖祖二十一子允禧。皇二子弘昐,皇三子弘昀,出列。”

    叔侄五個出列,跪在了大殿上。因為這五個人沒什麼功績,所以禮部侍郎壓根都沒有換別的詔書,直接宣讀將此五人封為貝勒,理由就是“出身尊貴”。

    就是因為你們有個皇帝爹才有了這個爵位。

    這五人謝恩後火速退下,也是封賞最快的一批。

    禮部侍郎再換一張詔書,剛才那是恩封,接下來就是功封。這些都是宗室近支的皇孫們,也就兩三位。禮部侍郎宣讀了詔書後這幾位三呼萬歲,謝恩完畢也退下了。

    弘曆覺得做個郡王也不錯,內心還是很高興的。

    此時禮部侍郎轉身去取新的詔書,侍衛端著托盤把新詔書送到他身邊。

    禮部侍郎看了看新詔書,喝了一口茶潤潤嗓子,把幾頁紙翻了一遍,高聲喊道:“皇長子弘暉聽封。”

    弘暉立即出列,跪倒在丹陛之下。

    弘晝心想:完蛋了,果然是跟著白高興了一場,大哥就是壓軸的。

    弘曆心裡喊著不可能,怎麼跳過了郡王就直接封親王了!

    他急切地看著斜前方,那裡有侍衛端著托盤在整理詔書,心裡想著難不成是禮部和這些侍衛們弄錯順序。他雖然心裡面這麼想,但是自己也知道在這樣的大場合,這樣的事是不該發生也不會發生的。

    禮部侍郎在洋洋灑灑地念著弘暉的功勞,從他當初跟著海棠打下手幹活的時候算起,這幾年的功勳累積到一起封親王,封號“勤”。

    《說文》裡對勤的解釋是:苦也。

    勤勞吃苦後才封為親王。

    弘暉再三謝恩,隨後退下。

    禮部侍郎轉身再拿出一張詔書來,弘曆瞬間把心提了起來。禮部侍郎先大概掃了一眼內容,在他看詔書的時候,他身後的侍衛和官員們開始把讀過的詔書一份份收起來放入了箱子裡等待密封,晉升授爵已經到了尾聲。

    禮部侍郎先大概看了一下詔書內容。隨後高聲叫道:“和碩勇憲親王班步拉聽旨。”

    海棠很意外,沒想到還有自己的事兒。

    弘曆這下徹底死心了。

    海棠是這次差事的負責人,功勞最大,因此詔書上都是溢美之辭,對於她的封賞也就是錢財和田莊,女兒秀瑩得到了固倫公主的封號,有了一處公主府。這算是例外,因為公主們一般是在議婚的時候才會有封號,而且成了公主未必有公主府。

    海棠謝恩後今日的大朝會結束,雍正離開,剩下的官員對受到封賞的人連連祝賀。

    總之這是大家都高興的一天,除了弘曆和弘晝。

    弘晝不高興的地方在於:“皇阿瑪說不會虧待咱們的,可是到頭來什麼都沒有。”嘴裡對老阿瑪抱怨幾聲,覺得老阿瑪拿這事兒哄兒子不地道,這事兒也就過去。

    弘曆就受到了嚴重的打擊,這次的打擊對他而言傷害巨大,渾渾噩噩不知道怎麼回到了自己的住處,躺在床上半天沒緩過來。

    對他而言,這一次沒有得到爵位完全影響了他接下來的所有佈局。畢竟一個光頭阿哥和一個親王比較起來,兩人的實力不對等,朝廷大員們也不會在這種情況下對自己有多麼忠誠。富察家這樣的人家自然不會全心全意地幫自己。

    他睜大眼睛對著帳子一直髮呆,他的太監吳書來從外面接到了一張帖子,對著外面的人揮了揮手,關門時候的動靜驚動了弘曆。弘曆轉頭看到他手裡拿著的紅色帖子就問:“這是什麼東西?哪兒來的?”

    吳書來小心說:“這是大爺請您去赴宴的帖子。”

    弘曆立即翻身坐起來:“拿來給爺看看。”

    他打開帖子,這是弘暉擺宴席的請柬,宴請兄弟們參與他設下的喜宴。弘曆立即說:“你親自去挑三份,不,四份賀禮給四位哥哥送去。”

    吳書來小心應了一聲,就趕緊出去準備賀禮。

    弘曆心裡覺得將來來日方長,這個時候不能讓人家覺得自己小氣。爵位早晚是有的,往後好好表現,爵位肯定手到擒來。

    海棠從正大光明殿出來沒直接回家,而是先去了烏雅氏這裡。

    烏雅氏這裡人很多,康熙的妃嬪們都在,大家都喜氣洋洋,都覺得這爵位不低了,老爺子在的時候都是貝子起步,眼下這哥幾個得到貝勒比一些兄弟的起點都高。

    大家喜氣洋洋地在太后這裡說話的時候聽說海棠來了,就紛紛告辭。

    海棠站門口說:“怎麼我一來各位要走?”

    有人開玩笑說:“剛才太后說要打牌,你一來到時候母女兩個聯手大殺四方,我們肯定要回去多準備些銀子啊,不準備哪敢上桌。”

    海棠笑著跟他們說笑了幾句,這才開始把腦袋上的冬帽和脖子上的朝珠給摘下來,把身上沉重的朝服也脫了,露出內襯,穿著褲子和靴子坐在了烏雅氏身邊。

    烏雅氏問:“餓不餓?渴不渴?”

    海棠點頭:“早上出門的時候吃了兩個包子喝了一碗豆腐腦,這會兒早沒了。”

    烏雅氏張羅著給她弄吃的來。

    海棠說:“我想吃火鍋。”

    烏雅氏就說:“吃,想吃什麼就說,咱們娘倆這會就吃火鍋了。”

    又讓人把自己的一件不常穿的褂子拿來給海棠穿上:“這衣服你先穿上,等會兒吃的時候怕濺上湯水把你裡面的衣服給弄髒了。”

    海棠剛穿好了衣服,外面就有宮女進來說:“皇上來了,此時車駕快到了。”

    烏雅氏說:“他來得正巧,你們兄妹口味一樣呢,他正巧趕上了。”

    海棠站到室內門口接著雍正,雍正進門就看到他穿著一件寬大的褂子,問:“你這衣服哪兒來?”

    海棠說:“褂子是穿額孃的。”

    雍正心想怪不得這麼寬大。烏雅氏是一個白白胖胖的老太太,身體豐腴。二海棠身體消瘦,穿上就覺得空蕩蕩的。

    兄妹兩個去見烏雅氏,烏雅氏高興地說:“你來得巧了,你妹妹才說要吃火鍋,你就來了。”

    雍正高興地說:“還有這好事兒被朕趕上了,一起吃啊!”

    烏雅氏就拍著炕說:“坐上來,這炕上暖和,咱們一邊等一邊說話。”

    烏雅氏坐中間,雍正坐東面西,海棠坐西面東,兩人剛坐好,外面進來通報,弘暉帶著三個弟弟來給祖母磕頭。

    他們兄弟四個進來,除了弘時外其他三個都穿著雍正的舊衣服,因為今日有了爵位,就一起來給祖母請安。

    烏雅氏高興地說:“起來起來,我雖然沒讀過書不識字,也知道從今往後你們也是一號人物了,你們日後出去做事三思而後行,別墮了你們爺們兒的名頭。”

    兄弟四個連聲應答,起來後站炕前站好。烏雅氏看到這兄弟幾個越看越歡喜,嘴裡對幾個孫子忍不住連連讚歎。誇了一會兒後就說:“我知道你們的心意了,都回去吧。外邊也有很多人等著給你們磕頭呢,等你們把外邊的事兒辦好了再進來,咱們祖孫再好好說說話。”

    這時候外面送火鍋的太監到了,哥幾個趕緊讓開,太監把火鍋放好把配菜擺好退下了。

    四人的肚子裡都冒出幾聲咕咕聲。

    雍正說:“餓了?餓了回去吃。”

    烏雅氏立即說:“看你這話說的,飯菜都端上來了還不能讓孩子吃一口?”

    老祖母留他們吃點,這哥幾個不走了,立即讓人拿筷子來。

    羊肉倒進鍋裡先給長輩們涮,輪到他們自己就狼吞虎嚥。吃了半飽之後哥幾個一抹嘴也不留下討人嫌,立即告辭。

    他們走了,雍正才開始和海棠說話。在他看來妹妹功勞大,但是給的回報少,也是不得已而為之。

    實在是沒法再賞賜妹妹了,如果真的要賞賜除非是列土封疆,然而這是萬萬不可的。

    海棠知道他追著來這裡的意思,而且這會提議吃火鍋也是因為雍正愛吃火鍋,就舉杯跟他說:“四哥,話不用多說,都在酒裡了。”

    兄妹這麼多年了,妹妹什麼意

    思雍正自然明白。立即舉起酒杯,兩人碰了一杯,又同時敬了烏雅氏。

    烏雅氏也明白這頓飯的意義,看著孩子和睦心裡高興,招呼著他們趕緊吃,努力找話題。

    “過幾日弘杲要成親了,哎喲,這一年年的,日子過得真快。”

    弘杲的岳父叫傅爾丹,姓瓜爾佳氏,是開國五大臣之一費英東的曾孫。同為開國五大臣之一,費英東家族起起落落也風光過,他的侄兒大名鼎鼎,可以說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就是鰲拜!

    雍正給侄兒們挑的媳婦都是名門貴女,都有來頭。

    海棠就和烏雅氏說:“我這幾天也沒事,明兒就去幫嫂子的忙。”

    烏雅氏說:“你要是身體能支撐得住就去看看,他們家就辦這一次娶媳婦的大事,你六哥和你六嫂子手忙腳亂,你們去看看能幫就幫,不能就回來,他們倆人著急起來我覺得沒有一點章法。”

    海棠說:“這就更該去看看。”

    烏雅氏搖頭:“這是他們做父母該乾的事,你們幫忙也就是幫一點小忙,在一些小事上拿主意。像這種大事還是需要他們去做。不說他們兩口子了,你們兩個多吃點肉,特別是海棠,多吃肉才能胖起來,多補一補。”

    海棠吃完了回家,扎拉豐阿在畫畫。

    海棠問:“這時候顏料能暈染開?”

    扎拉豐阿說:“在屋子裡氣溫高,放在了放在炕上自然不會凝固。”

    海棠就問:“你那兩隻寶貝狗兒呢?”

    扎拉豐阿說:“嗨,跟著安康過日子去了。奴才只好把這昔日的愛好重新撿起來。”

    他說著轉頭去炕桌上拿了一沓子請帖:“今天外邊送來的,請咱們去喝酒呢。”

    海棠看了看第一份,第一份是老五阿哥為兒子晉升擺下的宴席。再看看其他請柬也都是這個意思,都是為了慶賀熱鬧一番。

    海棠不想去,就說:“你要是閒得沒事兒去坐坐也行,我就不去了,我在家裡面多躺幾天吧。”

    扎拉豐阿緊問:“您這是怎麼了?哪裡不舒服嗎?”

    海棠搖頭:“沒有,就是懶見人。”

    “那奴才也不去了,讓弘陽兩口子去吧。”

    海棠打了個哈欠,說:“我今天早上起來得太早了,先去睡一會兒。”說完就換了衣服去睡下了。

    醒來的時候感覺到身上有動靜,海棠費力地睜開眼一看,安康坐在她被子上手裡提著一個布老虎在玩耍。

    看到海棠醒了,立即啊啊起來。侍女們趕緊來查看,就看到海棠醒了,把帳子掛在帳鉤上,要服侍海棠起來。

    海棠向外邊看了看,天色已經黑了,就說:“算了,我不起來了,等會兒接著睡。”

    安康趴在海棠身上,小腦袋在她脖子裡亂蹭。海棠就說:“哎喲,這會乖啊,祖母帶你玩兒吧。”

    這時候外面扎拉豐阿手裡拿著一個盒子急匆匆進門,嘴裡問:“格格醒了嗎?”

    隨後他進了臥室,坐在床上把盒子遞給海棠:“格格,咱們閨女有信送回來了。”

    海棠頓時來了精神,立即坐起來。她懷裡的安康一下子滾到了床裡邊兒。小姑娘以為是做遊戲呢,立即爬起來拉著海棠的衣服要求再滾一遍。

    海棠這時候顧不得孫女了,趕緊接著盒子。

    盒子是很有西歐風情的裝飾,夫妻兩個七手八腳把上面的小鎖給打開,裡面是羊皮紙信件。

    扎拉豐阿抱著孫女在房間裡走來走去,不讓她打擾海棠。

    海棠趕緊讓人把燈給挑亮一些,在燈下看信。

    這封信寫在一年前,與其說是一封家書,不如說是簡短的遊記。這上面記錄了瑩瑩去了什麼國家,見到了什麼人,有什麼樣的感悟。

    字裡行間寫出了很多對宗教和世俗權力衝突的看法,也看出了其中的博弈。

    瑩瑩在信裡面說她頗有感悟,已經開始寫日記。雖然很思念父母,但是沒遊歷完列國不想回去,希望父母保重身體,早早晚晚她必定會回來。

    海棠把信紙遞給了扎拉豐阿,扎拉豐阿趕緊把小孫女放到了床上,接過信紙站在燈邊看著。

    海棠把小孫女摟在懷裡拍著,聽見扎拉豐阿說:“這小祖宗樂不思蜀啊!掐指一算她都出去好幾年了。她在外邊很快活也沒想過咱們兩個老傢伙在家裡面兒盼的是望眼欲穿嗎。”

    海棠不滿地說:“你自己去做老傢伙吧,我還年輕呢。”

    扎拉豐阿笑著應和:“是奴才失言了,也不知道這小祖宗什麼時候回來。說不定等她回來咱們兩個真的就已經成老傢伙了。”

    海棠就說:“趁著她年輕,咱們也沒病沒災就讓她出去見見世面。養孩子又不是養小貓小狗,你養兩隻小狗,它們想投奔新主人你不也大方放手了?更別說自己的孩子了。他們若是有自己想走的路,只要不是殺人放火出賣家國害人害己,讓他們去做吧。”

    “也是這個道理啊!”

    他說完把盒子收起來,拿著盒子放在了

    海棠梳妝檯旁邊的書架上。

    扎拉豐阿放好了信件,就說:“格格,起來吃飯吧,安康她額娘那邊安排好了。”

    海棠說:“給我送一碗酸湯進來就行。別讓兒媳婦侍奉了,讓她早點歇著吧。對了,把這小祖宗給送回去,裹得厚一些,別凍著了。”

    扎拉豐阿搬了炕桌放到了床上,海棠就坐起來和扎拉豐阿趴在炕桌上一起吃了頓晚飯。

    扎拉豐阿還不困,脫了衣服躺下看書。

    海棠就發現他開始蓄鬍子了,伸手摸他的鬍子,問:“日後你也要自稱老夫了啊!”

    扎拉豐阿笑著說:“是啊,咱們都有孫女了,難道還能鮮衣怒馬?”說完伸手摟著海棠,拿書出來跟她說:“這本《聊齋志異》您看過嗎?”

    “聽說過。你哪兒弄來的?”

    “這是宮裡的珍藏,奴才找十六爺打條子借的。”

    “哦?”

    “這是聖祖爺看過的,您看上面有批註。”

    《聊齋》某種意義上也挺令人震碎三觀的。她問:“宮裡還有書?”

    “多了,還有百回本《西遊記》,”他說完還在海棠耳邊嘀咕了幾句。

    海棠說:“你去打條子把百回本借回來,我要打發時間。”

    “好,聽格格的。要不今兒咱們一起看這本?”

    海棠就枕著他的肩膀看書。

    弘陽回來先到父母這邊,聽說已經睡下了,覺得父母睡得也太早了,也沒打擾,就回了自己的院子。

    弘陽回去看到女兒在炕上打滾,高興地撲過去,摟著女兒說:“安康乖,帶著阿瑪一起滾啊!”

    安康推開他,自己從東邊滾到西邊,再從西邊滾到東邊。

    月娥端水出來給弘陽說:“這小乖乖從額娘那邊回來就開始自己滾,我問乳母了,說是額娘今兒晚上沒起床,帶著她在帳子裡玩兒。”

    說到這裡她小聲說:“我聽說今兒有妹妹的信從外頭送過來了,額娘和阿瑪看過了呢。”

    “真的?”

    “嗯,你明天問問。對了,我還聽說十二姨媽家的英兒妹妹八成要和平王家的世子配成夫妻。”

    “你聽誰說的?”

    “十四舅媽啊!今兒我帶著孩子去了六舅媽家了,十四舅媽說在十四舅舅的撮合下,十二姨媽快要點頭了。”

    快要點頭不是還沒點頭嗎?

    十四舅媽就是個大嘴巴!回頭祖母一準罵她!

    他說:“行啊,明兒爺先去問問瑩瑩的事兒,再去打聽英兒的事兒,這妹妹和弟弟不一樣,真的讓人操心。”

    十二月初的大朝會上宣佈了封爵的事情。

    這其實是另外一種論功行賞,如今沒有戰爭,宗室男丁該怎麼得到爵位?雍正覺得不如就在平時的事情裡面積累功勳。

    這次海棠出去辦差帶了不少人,這裡面就有很多宗室子弟。這也是為什麼雍正要在這時候宣佈授予爵位。

    今日一早正大光明殿外面聚集了不少大臣,開始之後先是不鹹不淡地說了幾件小事就進入今日的重頭戲環節。

    禮部官員展開詔書,對這次歷經兩年的安置棚民和改土歸流的差事做了一個總結,隨後先從官吏開始論功行賞。

    因為人數眾多,加上宣佈的時候還把他們做了什麼事如何定公當眾宣讀出來,流程就很慢。禮部官員輪流讀詔書和功勞簿子,

    到了天亮才輪到宗室子弟,封賞也是從底層爵位開始,先是低級的宗室將軍,接著是中層的國公輔公國們。最後才是貝子以上爵位。

    得到貝子爵位的人除了弘時還有其他人,其他宗室子弟都有明確的功勞,到了弘時這裡,把他平時零碎的功勞給湊了一下,總算是沒那麼難看。

    弘時跪在大殿上,聽著禮部官員把自己做過的那些零碎事一件一件讀了出來,臉上忍不住發燙。這會兒恨不得找個地縫鑽進去,這哪裡是嘉獎,這簡直就是羞辱。

    耳朵邊聽著官員朗讀聲音,弘晝想到自己這幾年也只有一件事能拿得出手來說一下,那就是去祭祀孔廟。這一點可有可無的功勞能給自己換來一個貝勒的爵位嗎?他覺得今日八成自己是來陪跑的。

    但是他身邊的弘曆就很自信,覺得自己今兒肯定比弘時的爵位高,畢竟上面還有親王郡王貝勒三級爵位。怎麼說最低也應該撈到一個貝勒的爵位呀。之所以這麼想,全是因為他覺得自己出身顯貴,她額娘是秀女出身,他的出身除了大哥外比其他兄弟強多了。

    貝子這一級封過之後,禮部侍郎換了新的詔書,開始宣讀。

    “聖祖十九子允禝,聖祖二十子允禕,聖祖二十一子允禧。皇二子弘昐,皇三子弘昀,出列。”

    叔侄五個出列,跪在了大殿上。因為這五個人沒什麼功績,所以禮部侍郎壓根都沒有換別的詔書,直接宣讀將此五人封為貝勒,理由就是“出身尊貴”。

    就是因為你們有個皇帝爹才有了這個爵位。

    這五人謝恩後火速退下,也是封賞最快的一批。

    禮部侍郎再換一張詔書,剛才那是恩封,接下來就是功封。這些都是宗室近支的皇孫們,也就兩三位。禮部侍郎宣讀了詔書後這幾位三呼萬歲,謝恩完畢也退下了。

    弘曆覺得做個郡王也不錯,內心還是很高興的。

    此時禮部侍郎轉身去取新的詔書,侍衛端著托盤把新詔書送到他身邊。

    禮部侍郎看了看新詔書,喝了一口茶潤潤嗓子,把幾頁紙翻了一遍,高聲喊道:“皇長子弘暉聽封。”

    弘暉立即出列,跪倒在丹陛之下。

    弘晝心想:完蛋了,果然是跟著白高興了一場,大哥就是壓軸的。

    弘曆心裡喊著不可能,怎麼跳過了郡王就直接封親王了!

    他急切地看著斜前方,那裡有侍衛端著托盤在整理詔書,心裡想著難不成是禮部和這些侍衛們弄錯順序。他雖然心裡面這麼想,但是自己也知道在這樣的大場合,這樣的事是不該發生也不會發生的。

    禮部侍郎在洋洋灑灑地念著弘暉的功勞,從他當初跟著海棠打下手幹活的時候算起,這幾年的功勳累積到一起封親王,封號“勤”。

    《說文》裡對勤的解釋是:苦也。

    勤勞吃苦後才封為親王。

    弘暉再三謝恩,隨後退下。

    禮部侍郎轉身再拿出一張詔書來,弘曆瞬間把心提了起來。禮部侍郎先大概掃了一眼內容,在他看詔書的時候,他身後的侍衛和官員們開始把讀過的詔書一份份收起來放入了箱子裡等待密封,晉升授爵已經到了尾聲。

    禮部侍郎先大概看了一下詔書內容。隨後高聲叫道:“和碩勇憲親王班步拉聽旨。”

    海棠很意外,沒想到還有自己的事兒。

    弘曆這下徹底死心了。

    海棠是這次差事的負責人,功勞最大,因此詔書上都是溢美之辭,對於她的封賞也就是錢財和田莊,女兒秀瑩得到了固倫公主的封號,有了一處公主府。這算是例外,因為公主們一般是在議婚的時候才會有封號,而且成了公主未必有公主府。

    海棠謝恩後今日的大朝會結束,雍正離開,剩下的官員對受到封賞的人連連祝賀。

    總之這是大家都高興的一天,除了弘曆和弘晝。

    弘晝不高興的地方在於:“皇阿瑪說不會虧待咱們的,可是到頭來什麼都沒有。”嘴裡對老阿瑪抱怨幾聲,覺得老阿瑪拿這事兒哄兒子不地道,這事兒也就過去。

    弘曆就受到了嚴重的打擊,這次的打擊對他而言傷害巨大,渾渾噩噩不知道怎麼回到了自己的住處,躺在床上半天沒緩過來。

    對他而言,這一次沒有得到爵位完全影響了他接下來的所有佈局。畢竟一個光頭阿哥和一個親王比較起來,兩人的實力不對等,朝廷大員們也不會在這種情況下對自己有多麼忠誠。富察家這樣的人家自然不會全心全意地幫自己。

    他睜大眼睛對著帳子一直髮呆,他的太監吳書來從外面接到了一張帖子,對著外面的人揮了揮手,關門時候的動靜驚動了弘曆。弘曆轉頭看到他手裡拿著的紅色帖子就問:“這是什麼東西?哪兒來的?”

    吳書來小心說:“這是大爺請您去赴宴的帖子。”

    弘曆立即翻身坐起來:“拿來給爺看看。”

    他打開帖子,這是弘暉擺宴席的請柬,宴請兄弟們參與他設下的喜宴。弘曆立即說:“你親自去挑三份,不,四份賀禮給四位哥哥送去。”

    吳書來小心應了一聲,就趕緊出去準備賀禮。

    弘曆心裡覺得將來來日方長,這個時候不能讓人家覺得自己小氣。爵位早晚是有的,往後好好表現,爵位肯定手到擒來。

    海棠從正大光明殿出來沒直接回家,而是先去了烏雅氏這裡。

    烏雅氏這裡人很多,康熙的妃嬪們都在,大家都喜氣洋洋,都覺得這爵位不低了,老爺子在的時候都是貝子起步,眼下這哥幾個得到貝勒比一些兄弟的起點都高。

    大家喜氣洋洋地在太后這裡說話的時候聽說海棠來了,就紛紛告辭。

    海棠站門口說:“怎麼我一來各位要走?”

    有人開玩笑說:“剛才太后說要打牌,你一來到時候母女兩個聯手大殺四方,我們肯定要回去多準備些銀子啊,不準備哪敢上桌。”

    海棠笑著跟他們說笑了幾句,這才開始把腦袋上的冬帽和脖子上的朝珠給摘下來,把身上沉重的朝服也脫了,露出內襯,穿著褲子和靴子坐在了烏雅氏身邊。

    烏雅氏問:“餓不餓?渴不渴?”

    海棠點頭:“早上出門的時候吃了兩個包子喝了一碗豆腐腦,這會兒早沒了。”

    烏雅氏張羅著給她弄吃的來。

    海棠說:“我想吃火鍋。”

    烏雅氏就說:“吃,想吃什麼就說,咱們娘倆這會就吃火鍋了。”

    又讓人把自己的一件不常穿的褂子拿來給海棠穿上:“這衣服你先穿上,等會兒吃的時候怕濺上湯水把你裡面的衣服給弄髒了。”

    海棠剛穿好了衣服,外面就有宮女進來說:“皇上來了,此時車駕快到了。”

    烏雅氏說:“他來得正巧,你們兄妹口味一樣呢,他正巧趕上了。”

    海棠站到室內門口接著雍正,雍正進門就看到他穿著一件寬大的褂子,問:“你這衣服哪兒來?”

    海棠說:“褂子是穿額孃的。”

    雍正心想怪不得這麼寬大。烏雅氏是一個白白胖胖的老太太,身體豐腴。二海棠身體消瘦,穿上就覺得空蕩蕩的。

    兄妹兩個去見烏雅氏,烏雅氏高興地說:“你來得巧了,你妹妹才說要吃火鍋,你就來了。”

    雍正高興地說:“還有這好事兒被朕趕上了,一起吃啊!”

    烏雅氏就拍著炕說:“坐上來,這炕上暖和,咱們一邊等一邊說話。”

    烏雅氏坐中間,雍正坐東面西,海棠坐西面東,兩人剛坐好,外面進來通報,弘暉帶著三個弟弟來給祖母磕頭。

    他們兄弟四個進來,除了弘時外其他三個都穿著雍正的舊衣服,因為今日有了爵位,就一起來給祖母請安。

    烏雅氏高興地說:“起來起來,我雖然沒讀過書不識字,也知道從今往後你們也是一號人物了,你們日後出去做事三思而後行,別墮了你們爺們兒的名頭。”

    兄弟四個連聲應答,起來後站炕前站好。烏雅氏看到這兄弟幾個越看越歡喜,嘴裡對幾個孫子忍不住連連讚歎。誇了一會兒後就說:“我知道你們的心意了,都回去吧。外邊也有很多人等著給你們磕頭呢,等你們把外邊的事兒辦好了再進來,咱們祖孫再好好說說話。”

    這時候外面送火鍋的太監到了,哥幾個趕緊讓開,太監把火鍋放好把配菜擺好退下了。

    四人的肚子裡都冒出幾聲咕咕聲。

    雍正說:“餓了?餓了回去吃。”

    烏雅氏立即說:“看你這話說的,飯菜都端上來了還不能讓孩子吃一口?”

    老祖母留他們吃點,這哥幾個不走了,立即讓人拿筷子來。

    羊肉倒進鍋裡先給長輩們涮,輪到他們自己就狼吞虎嚥。吃了半飽之後哥幾個一抹嘴也不留下討人嫌,立即告辭。

    他們走了,雍正才開始和海棠說話。在他看來妹妹功勞大,但是給的回報少,也是不得已而為之。

    實在是沒法再賞賜妹妹了,如果真的要賞賜除非是列土封疆,然而這是萬萬不可的。

    海棠知道他追著來這裡的意思,而且這會提議吃火鍋也是因為雍正愛吃火鍋,就舉杯跟他說:“四哥,話不用多說,都在酒裡了。”

    兄妹這麼多年了,妹妹什麼意

    思雍正自然明白。立即舉起酒杯,兩人碰了一杯,又同時敬了烏雅氏。

    烏雅氏也明白這頓飯的意義,看著孩子和睦心裡高興,招呼著他們趕緊吃,努力找話題。

    “過幾日弘杲要成親了,哎喲,這一年年的,日子過得真快。”

    弘杲的岳父叫傅爾丹,姓瓜爾佳氏,是開國五大臣之一費英東的曾孫。同為開國五大臣之一,費英東家族起起落落也風光過,他的侄兒大名鼎鼎,可以說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就是鰲拜!

    雍正給侄兒們挑的媳婦都是名門貴女,都有來頭。

    海棠就和烏雅氏說:“我這幾天也沒事,明兒就去幫嫂子的忙。”

    烏雅氏說:“你要是身體能支撐得住就去看看,他們家就辦這一次娶媳婦的大事,你六哥和你六嫂子手忙腳亂,你們去看看能幫就幫,不能就回來,他們倆人著急起來我覺得沒有一點章法。”

    海棠說:“這就更該去看看。”

    烏雅氏搖頭:“這是他們做父母該乾的事,你們幫忙也就是幫一點小忙,在一些小事上拿主意。像這種大事還是需要他們去做。不說他們兩口子了,你們兩個多吃點肉,特別是海棠,多吃肉才能胖起來,多補一補。”

    海棠吃完了回家,扎拉豐阿在畫畫。

    海棠問:“這時候顏料能暈染開?”

    扎拉豐阿說:“在屋子裡氣溫高,放在了放在炕上自然不會凝固。”

    海棠就問:“你那兩隻寶貝狗兒呢?”

    扎拉豐阿說:“嗨,跟著安康過日子去了。奴才只好把這昔日的愛好重新撿起來。”

    他說著轉頭去炕桌上拿了一沓子請帖:“今天外邊送來的,請咱們去喝酒呢。”

    海棠看了看第一份,第一份是老五阿哥為兒子晉升擺下的宴席。再看看其他請柬也都是這個意思,都是為了慶賀熱鬧一番。

    海棠不想去,就說:“你要是閒得沒事兒去坐坐也行,我就不去了,我在家裡面多躺幾天吧。”

    扎拉豐阿緊問:“您這是怎麼了?哪裡不舒服嗎?”

    海棠搖頭:“沒有,就是懶見人。”

    “那奴才也不去了,讓弘陽兩口子去吧。”

    海棠打了個哈欠,說:“我今天早上起來得太早了,先去睡一會兒。”說完就換了衣服去睡下了。

    醒來的時候感覺到身上有動靜,海棠費力地睜開眼一看,安康坐在她被子上手裡提著一個布老虎在玩耍。

    看到海棠醒了,立即啊啊起來。侍女們趕緊來查看,就看到海棠醒了,把帳子掛在帳鉤上,要服侍海棠起來。

    海棠向外邊看了看,天色已經黑了,就說:“算了,我不起來了,等會兒接著睡。”

    安康趴在海棠身上,小腦袋在她脖子裡亂蹭。海棠就說:“哎喲,這會乖啊,祖母帶你玩兒吧。”

    這時候外面扎拉豐阿手裡拿著一個盒子急匆匆進門,嘴裡問:“格格醒了嗎?”

    隨後他進了臥室,坐在床上把盒子遞給海棠:“格格,咱們閨女有信送回來了。”

    海棠頓時來了精神,立即坐起來。她懷裡的安康一下子滾到了床裡邊兒。小姑娘以為是做遊戲呢,立即爬起來拉著海棠的衣服要求再滾一遍。

    海棠這時候顧不得孫女了,趕緊接著盒子。

    盒子是很有西歐風情的裝飾,夫妻兩個七手八腳把上面的小鎖給打開,裡面是羊皮紙信件。

    扎拉豐阿抱著孫女在房間裡走來走去,不讓她打擾海棠。

    海棠趕緊讓人把燈給挑亮一些,在燈下看信。

    這封信寫在一年前,與其說是一封家書,不如說是簡短的遊記。這上面記錄了瑩瑩去了什麼國家,見到了什麼人,有什麼樣的感悟。

    字裡行間寫出了很多對宗教和世俗權力衝突的看法,也看出了其中的博弈。

    瑩瑩在信裡面說她頗有感悟,已經開始寫日記。雖然很思念父母,但是沒遊歷完列國不想回去,希望父母保重身體,早早晚晚她必定會回來。

    海棠把信紙遞給了扎拉豐阿,扎拉豐阿趕緊把小孫女放到了床上,接過信紙站在燈邊看著。

    海棠把小孫女摟在懷裡拍著,聽見扎拉豐阿說:“這小祖宗樂不思蜀啊!掐指一算她都出去好幾年了。她在外邊很快活也沒想過咱們兩個老傢伙在家裡面兒盼的是望眼欲穿嗎。”

    海棠不滿地說:“你自己去做老傢伙吧,我還年輕呢。”

    扎拉豐阿笑著應和:“是奴才失言了,也不知道這小祖宗什麼時候回來。說不定等她回來咱們兩個真的就已經成老傢伙了。”

    海棠就說:“趁著她年輕,咱們也沒病沒災就讓她出去見見世面。養孩子又不是養小貓小狗,你養兩隻小狗,它們想投奔新主人你不也大方放手了?更別說自己的孩子了。他們若是有自己想走的路,只要不是殺人放火出賣家國害人害己,讓他們去做吧。”

    “也是這個道理啊!”

    他說完把盒子收起來,拿著盒子放在了

    海棠梳妝檯旁邊的書架上。

    扎拉豐阿放好了信件,就說:“格格,起來吃飯吧,安康她額娘那邊安排好了。”

    海棠說:“給我送一碗酸湯進來就行。別讓兒媳婦侍奉了,讓她早點歇著吧。對了,把這小祖宗給送回去,裹得厚一些,別凍著了。”

    扎拉豐阿搬了炕桌放到了床上,海棠就坐起來和扎拉豐阿趴在炕桌上一起吃了頓晚飯。

    扎拉豐阿還不困,脫了衣服躺下看書。

    海棠就發現他開始蓄鬍子了,伸手摸他的鬍子,問:“日後你也要自稱老夫了啊!”

    扎拉豐阿笑著說:“是啊,咱們都有孫女了,難道還能鮮衣怒馬?”說完伸手摟著海棠,拿書出來跟她說:“這本《聊齋志異》您看過嗎?”

    “聽說過。你哪兒弄來的?”

    “這是宮裡的珍藏,奴才找十六爺打條子借的。”

    “哦?”

    “這是聖祖爺看過的,您看上面有批註。”

    《聊齋》某種意義上也挺令人震碎三觀的。她問:“宮裡還有書?”

    “多了,還有百回本《西遊記》,”他說完還在海棠耳邊嘀咕了幾句。

    海棠說:“你去打條子把百回本借回來,我要打發時間。”

    “好,聽格格的。要不今兒咱們一起看這本?”

    海棠就枕著他的肩膀看書。

    弘陽回來先到父母這邊,聽說已經睡下了,覺得父母睡得也太早了,也沒打擾,就回了自己的院子。

    弘陽回去看到女兒在炕上打滾,高興地撲過去,摟著女兒說:“安康乖,帶著阿瑪一起滾啊!”

    安康推開他,自己從東邊滾到西邊,再從西邊滾到東邊。

    月娥端水出來給弘陽說:“這小乖乖從額娘那邊回來就開始自己滾,我問乳母了,說是額娘今兒晚上沒起床,帶著她在帳子裡玩兒。”

    說到這裡她小聲說:“我聽說今兒有妹妹的信從外頭送過來了,額娘和阿瑪看過了呢。”

    “真的?”

    “嗯,你明天問問。對了,我還聽說十二姨媽家的英兒妹妹八成要和平王家的世子配成夫妻。”

    “你聽誰說的?”

    “十四舅媽啊!今兒我帶著孩子去了六舅媽家了,十四舅媽說在十四舅舅的撮合下,十二姨媽快要點頭了。”

    快要點頭不是還沒點頭嗎?

    十四舅媽就是個大嘴巴!回頭祖母一準罵她!

    他說:“行啊,明兒爺先去問問瑩瑩的事兒,再去打聽英兒的事兒,這妹妹和弟弟不一樣,真的讓人操心。”

    十二月初的大朝會上宣佈了封爵的事情。

    這其實是另外一種論功行賞,如今沒有戰爭,宗室男丁該怎麼得到爵位?雍正覺得不如就在平時的事情裡面積累功勳。

    這次海棠出去辦差帶了不少人,這裡面就有很多宗室子弟。這也是為什麼雍正要在這時候宣佈授予爵位。

    今日一早正大光明殿外面聚集了不少大臣,開始之後先是不鹹不淡地說了幾件小事就進入今日的重頭戲環節。

    禮部官員展開詔書,對這次歷經兩年的安置棚民和改土歸流的差事做了一個總結,隨後先從官吏開始論功行賞。

    因為人數眾多,加上宣佈的時候還把他們做了什麼事如何定公當眾宣讀出來,流程就很慢。禮部官員輪流讀詔書和功勞簿子,

    到了天亮才輪到宗室子弟,封賞也是從底層爵位開始,先是低級的宗室將軍,接著是中層的國公輔公國們。最後才是貝子以上爵位。

    得到貝子爵位的人除了弘時還有其他人,其他宗室子弟都有明確的功勞,到了弘時這裡,把他平時零碎的功勞給湊了一下,總算是沒那麼難看。

    弘時跪在大殿上,聽著禮部官員把自己做過的那些零碎事一件一件讀了出來,臉上忍不住發燙。這會兒恨不得找個地縫鑽進去,這哪裡是嘉獎,這簡直就是羞辱。

    耳朵邊聽著官員朗讀聲音,弘晝想到自己這幾年也只有一件事能拿得出手來說一下,那就是去祭祀孔廟。這一點可有可無的功勞能給自己換來一個貝勒的爵位嗎?他覺得今日八成自己是來陪跑的。

    但是他身邊的弘曆就很自信,覺得自己今兒肯定比弘時的爵位高,畢竟上面還有親王郡王貝勒三級爵位。怎麼說最低也應該撈到一個貝勒的爵位呀。之所以這麼想,全是因為他覺得自己出身顯貴,她額娘是秀女出身,他的出身除了大哥外比其他兄弟強多了。

    貝子這一級封過之後,禮部侍郎換了新的詔書,開始宣讀。

    “聖祖十九子允禝,聖祖二十子允禕,聖祖二十一子允禧。皇二子弘昐,皇三子弘昀,出列。”

    叔侄五個出列,跪在了大殿上。因為這五個人沒什麼功績,所以禮部侍郎壓根都沒有換別的詔書,直接宣讀將此五人封為貝勒,理由就是“出身尊貴”。

    就是因為你們有個皇帝爹才有了這個爵位。

    這五人謝恩後火速退下,也是封賞最快的一批。

    禮部侍郎再換一張詔書,剛才那是恩封,接下來就是功封。這些都是宗室近支的皇孫們,也就兩三位。禮部侍郎宣讀了詔書後這幾位三呼萬歲,謝恩完畢也退下了。

    弘曆覺得做個郡王也不錯,內心還是很高興的。

    此時禮部侍郎轉身去取新的詔書,侍衛端著托盤把新詔書送到他身邊。

    禮部侍郎看了看新詔書,喝了一口茶潤潤嗓子,把幾頁紙翻了一遍,高聲喊道:“皇長子弘暉聽封。”

    弘暉立即出列,跪倒在丹陛之下。

    弘晝心想:完蛋了,果然是跟著白高興了一場,大哥就是壓軸的。

    弘曆心裡喊著不可能,怎麼跳過了郡王就直接封親王了!

    他急切地看著斜前方,那裡有侍衛端著托盤在整理詔書,心裡想著難不成是禮部和這些侍衛們弄錯順序。他雖然心裡面這麼想,但是自己也知道在這樣的大場合,這樣的事是不該發生也不會發生的。

    禮部侍郎在洋洋灑灑地念著弘暉的功勞,從他當初跟著海棠打下手幹活的時候算起,這幾年的功勳累積到一起封親王,封號“勤”。

    《說文》裡對勤的解釋是:苦也。

    勤勞吃苦後才封為親王。

    弘暉再三謝恩,隨後退下。

    禮部侍郎轉身再拿出一張詔書來,弘曆瞬間把心提了起來。禮部侍郎先大概掃了一眼內容,在他看詔書的時候,他身後的侍衛和官員們開始把讀過的詔書一份份收起來放入了箱子裡等待密封,晉升授爵已經到了尾聲。

    禮部侍郎先大概看了一下詔書內容。隨後高聲叫道:“和碩勇憲親王班步拉聽旨。”

    海棠很意外,沒想到還有自己的事兒。

    弘曆這下徹底死心了。

    海棠是這次差事的負責人,功勞最大,因此詔書上都是溢美之辭,對於她的封賞也就是錢財和田莊,女兒秀瑩得到了固倫公主的封號,有了一處公主府。這算是例外,因為公主們一般是在議婚的時候才會有封號,而且成了公主未必有公主府。

    海棠謝恩後今日的大朝會結束,雍正離開,剩下的官員對受到封賞的人連連祝賀。

    總之這是大家都高興的一天,除了弘曆和弘晝。

    弘晝不高興的地方在於:“皇阿瑪說不會虧待咱們的,可是到頭來什麼都沒有。”嘴裡對老阿瑪抱怨幾聲,覺得老阿瑪拿這事兒哄兒子不地道,這事兒也就過去。

    弘曆就受到了嚴重的打擊,這次的打擊對他而言傷害巨大,渾渾噩噩不知道怎麼回到了自己的住處,躺在床上半天沒緩過來。

    對他而言,這一次沒有得到爵位完全影響了他接下來的所有佈局。畢竟一個光頭阿哥和一個親王比較起來,兩人的實力不對等,朝廷大員們也不會在這種情況下對自己有多麼忠誠。富察家這樣的人家自然不會全心全意地幫自己。

    他睜大眼睛對著帳子一直髮呆,他的太監吳書來從外面接到了一張帖子,對著外面的人揮了揮手,關門時候的動靜驚動了弘曆。弘曆轉頭看到他手裡拿著的紅色帖子就問:“這是什麼東西?哪兒來的?”

    吳書來小心說:“這是大爺請您去赴宴的帖子。”

    弘曆立即翻身坐起來:“拿來給爺看看。”

    他打開帖子,這是弘暉擺宴席的請柬,宴請兄弟們參與他設下的喜宴。弘曆立即說:“你親自去挑三份,不,四份賀禮給四位哥哥送去。”

    吳書來小心應了一聲,就趕緊出去準備賀禮。

    弘曆心裡覺得將來來日方長,這個時候不能讓人家覺得自己小氣。爵位早晚是有的,往後好好表現,爵位肯定手到擒來。

    海棠從正大光明殿出來沒直接回家,而是先去了烏雅氏這裡。

    烏雅氏這裡人很多,康熙的妃嬪們都在,大家都喜氣洋洋,都覺得這爵位不低了,老爺子在的時候都是貝子起步,眼下這哥幾個得到貝勒比一些兄弟的起點都高。

    大家喜氣洋洋地在太后這裡說話的時候聽說海棠來了,就紛紛告辭。

    海棠站門口說:“怎麼我一來各位要走?”

    有人開玩笑說:“剛才太后說要打牌,你一來到時候母女兩個聯手大殺四方,我們肯定要回去多準備些銀子啊,不準備哪敢上桌。”

    海棠笑著跟他們說笑了幾句,這才開始把腦袋上的冬帽和脖子上的朝珠給摘下來,把身上沉重的朝服也脫了,露出內襯,穿著褲子和靴子坐在了烏雅氏身邊。

    烏雅氏問:“餓不餓?渴不渴?”

    海棠點頭:“早上出門的時候吃了兩個包子喝了一碗豆腐腦,這會兒早沒了。”

    烏雅氏張羅著給她弄吃的來。

    海棠說:“我想吃火鍋。”

    烏雅氏就說:“吃,想吃什麼就說,咱們娘倆這會就吃火鍋了。”

    又讓人把自己的一件不常穿的褂子拿來給海棠穿上:“這衣服你先穿上,等會兒吃的時候怕濺上湯水把你裡面的衣服給弄髒了。”

    海棠剛穿好了衣服,外面就有宮女進來說:“皇上來了,此時車駕快到了。”

    烏雅氏說:“他來得正巧,你們兄妹口味一樣呢,他正巧趕上了。”

    海棠站到室內門口接著雍正,雍正進門就看到他穿著一件寬大的褂子,問:“你這衣服哪兒來?”

    海棠說:“褂子是穿額孃的。”

    雍正心想怪不得這麼寬大。烏雅氏是一個白白胖胖的老太太,身體豐腴。二海棠身體消瘦,穿上就覺得空蕩蕩的。

    兄妹兩個去見烏雅氏,烏雅氏高興地說:“你來得巧了,你妹妹才說要吃火鍋,你就來了。”

    雍正高興地說:“還有這好事兒被朕趕上了,一起吃啊!”

    烏雅氏就拍著炕說:“坐上來,這炕上暖和,咱們一邊等一邊說話。”

    烏雅氏坐中間,雍正坐東面西,海棠坐西面東,兩人剛坐好,外面進來通報,弘暉帶著三個弟弟來給祖母磕頭。

    他們兄弟四個進來,除了弘時外其他三個都穿著雍正的舊衣服,因為今日有了爵位,就一起來給祖母請安。

    烏雅氏高興地說:“起來起來,我雖然沒讀過書不識字,也知道從今往後你們也是一號人物了,你們日後出去做事三思而後行,別墮了你們爺們兒的名頭。”

    兄弟四個連聲應答,起來後站炕前站好。烏雅氏看到這兄弟幾個越看越歡喜,嘴裡對幾個孫子忍不住連連讚歎。誇了一會兒後就說:“我知道你們的心意了,都回去吧。外邊也有很多人等著給你們磕頭呢,等你們把外邊的事兒辦好了再進來,咱們祖孫再好好說說話。”

    這時候外面送火鍋的太監到了,哥幾個趕緊讓開,太監把火鍋放好把配菜擺好退下了。

    四人的肚子裡都冒出幾聲咕咕聲。

    雍正說:“餓了?餓了回去吃。”

    烏雅氏立即說:“看你這話說的,飯菜都端上來了還不能讓孩子吃一口?”

    老祖母留他們吃點,這哥幾個不走了,立即讓人拿筷子來。

    羊肉倒進鍋裡先給長輩們涮,輪到他們自己就狼吞虎嚥。吃了半飽之後哥幾個一抹嘴也不留下討人嫌,立即告辭。

    他們走了,雍正才開始和海棠說話。在他看來妹妹功勞大,但是給的回報少,也是不得已而為之。

    實在是沒法再賞賜妹妹了,如果真的要賞賜除非是列土封疆,然而這是萬萬不可的。

    海棠知道他追著來這裡的意思,而且這會提議吃火鍋也是因為雍正愛吃火鍋,就舉杯跟他說:“四哥,話不用多說,都在酒裡了。”

    兄妹這麼多年了,妹妹什麼意

    思雍正自然明白。立即舉起酒杯,兩人碰了一杯,又同時敬了烏雅氏。

    烏雅氏也明白這頓飯的意義,看著孩子和睦心裡高興,招呼著他們趕緊吃,努力找話題。

    “過幾日弘杲要成親了,哎喲,這一年年的,日子過得真快。”

    弘杲的岳父叫傅爾丹,姓瓜爾佳氏,是開國五大臣之一費英東的曾孫。同為開國五大臣之一,費英東家族起起落落也風光過,他的侄兒大名鼎鼎,可以說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就是鰲拜!

    雍正給侄兒們挑的媳婦都是名門貴女,都有來頭。

    海棠就和烏雅氏說:“我這幾天也沒事,明兒就去幫嫂子的忙。”

    烏雅氏說:“你要是身體能支撐得住就去看看,他們家就辦這一次娶媳婦的大事,你六哥和你六嫂子手忙腳亂,你們去看看能幫就幫,不能就回來,他們倆人著急起來我覺得沒有一點章法。”

    海棠說:“這就更該去看看。”

    烏雅氏搖頭:“這是他們做父母該乾的事,你們幫忙也就是幫一點小忙,在一些小事上拿主意。像這種大事還是需要他們去做。不說他們兩口子了,你們兩個多吃點肉,特別是海棠,多吃肉才能胖起來,多補一補。”

    海棠吃完了回家,扎拉豐阿在畫畫。

    海棠問:“這時候顏料能暈染開?”

    扎拉豐阿說:“在屋子裡氣溫高,放在了放在炕上自然不會凝固。”

    海棠就問:“你那兩隻寶貝狗兒呢?”

    扎拉豐阿說:“嗨,跟著安康過日子去了。奴才只好把這昔日的愛好重新撿起來。”

    他說著轉頭去炕桌上拿了一沓子請帖:“今天外邊送來的,請咱們去喝酒呢。”

    海棠看了看第一份,第一份是老五阿哥為兒子晉升擺下的宴席。再看看其他請柬也都是這個意思,都是為了慶賀熱鬧一番。

    海棠不想去,就說:“你要是閒得沒事兒去坐坐也行,我就不去了,我在家裡面多躺幾天吧。”

    扎拉豐阿緊問:“您這是怎麼了?哪裡不舒服嗎?”

    海棠搖頭:“沒有,就是懶見人。”

    “那奴才也不去了,讓弘陽兩口子去吧。”

    海棠打了個哈欠,說:“我今天早上起來得太早了,先去睡一會兒。”說完就換了衣服去睡下了。

    醒來的時候感覺到身上有動靜,海棠費力地睜開眼一看,安康坐在她被子上手裡提著一個布老虎在玩耍。

    看到海棠醒了,立即啊啊起來。侍女們趕緊來查看,就看到海棠醒了,把帳子掛在帳鉤上,要服侍海棠起來。

    海棠向外邊看了看,天色已經黑了,就說:“算了,我不起來了,等會兒接著睡。”

    安康趴在海棠身上,小腦袋在她脖子裡亂蹭。海棠就說:“哎喲,這會乖啊,祖母帶你玩兒吧。”

    這時候外面扎拉豐阿手裡拿著一個盒子急匆匆進門,嘴裡問:“格格醒了嗎?”

    隨後他進了臥室,坐在床上把盒子遞給海棠:“格格,咱們閨女有信送回來了。”

    海棠頓時來了精神,立即坐起來。她懷裡的安康一下子滾到了床裡邊兒。小姑娘以為是做遊戲呢,立即爬起來拉著海棠的衣服要求再滾一遍。

    海棠這時候顧不得孫女了,趕緊接著盒子。

    盒子是很有西歐風情的裝飾,夫妻兩個七手八腳把上面的小鎖給打開,裡面是羊皮紙信件。

    扎拉豐阿抱著孫女在房間裡走來走去,不讓她打擾海棠。

    海棠趕緊讓人把燈給挑亮一些,在燈下看信。

    這封信寫在一年前,與其說是一封家書,不如說是簡短的遊記。這上面記錄了瑩瑩去了什麼國家,見到了什麼人,有什麼樣的感悟。

    字裡行間寫出了很多對宗教和世俗權力衝突的看法,也看出了其中的博弈。

    瑩瑩在信裡面說她頗有感悟,已經開始寫日記。雖然很思念父母,但是沒遊歷完列國不想回去,希望父母保重身體,早早晚晚她必定會回來。

    海棠把信紙遞給了扎拉豐阿,扎拉豐阿趕緊把小孫女放到了床上,接過信紙站在燈邊看著。

    海棠把小孫女摟在懷裡拍著,聽見扎拉豐阿說:“這小祖宗樂不思蜀啊!掐指一算她都出去好幾年了。她在外邊很快活也沒想過咱們兩個老傢伙在家裡面兒盼的是望眼欲穿嗎。”

    海棠不滿地說:“你自己去做老傢伙吧,我還年輕呢。”

    扎拉豐阿笑著應和:“是奴才失言了,也不知道這小祖宗什麼時候回來。說不定等她回來咱們兩個真的就已經成老傢伙了。”

    海棠就說:“趁著她年輕,咱們也沒病沒災就讓她出去見見世面。養孩子又不是養小貓小狗,你養兩隻小狗,它們想投奔新主人你不也大方放手了?更別說自己的孩子了。他們若是有自己想走的路,只要不是殺人放火出賣家國害人害己,讓他們去做吧。”

    “也是這個道理啊!”

    他說完把盒子收起來,拿著盒子放在了

    海棠梳妝檯旁邊的書架上。

    扎拉豐阿放好了信件,就說:“格格,起來吃飯吧,安康她額娘那邊安排好了。”

    海棠說:“給我送一碗酸湯進來就行。別讓兒媳婦侍奉了,讓她早點歇著吧。對了,把這小祖宗給送回去,裹得厚一些,別凍著了。”

    扎拉豐阿搬了炕桌放到了床上,海棠就坐起來和扎拉豐阿趴在炕桌上一起吃了頓晚飯。

    扎拉豐阿還不困,脫了衣服躺下看書。

    海棠就發現他開始蓄鬍子了,伸手摸他的鬍子,問:“日後你也要自稱老夫了啊!”

    扎拉豐阿笑著說:“是啊,咱們都有孫女了,難道還能鮮衣怒馬?”說完伸手摟著海棠,拿書出來跟她說:“這本《聊齋志異》您看過嗎?”

    “聽說過。你哪兒弄來的?”

    “這是宮裡的珍藏,奴才找十六爺打條子借的。”

    “哦?”

    “這是聖祖爺看過的,您看上面有批註。”

    《聊齋》某種意義上也挺令人震碎三觀的。她問:“宮裡還有書?”

    “多了,還有百回本《西遊記》,”他說完還在海棠耳邊嘀咕了幾句。

    海棠說:“你去打條子把百回本借回來,我要打發時間。”

    “好,聽格格的。要不今兒咱們一起看這本?”

    海棠就枕著他的肩膀看書。

    弘陽回來先到父母這邊,聽說已經睡下了,覺得父母睡得也太早了,也沒打擾,就回了自己的院子。

    弘陽回去看到女兒在炕上打滾,高興地撲過去,摟著女兒說:“安康乖,帶著阿瑪一起滾啊!”

    安康推開他,自己從東邊滾到西邊,再從西邊滾到東邊。

    月娥端水出來給弘陽說:“這小乖乖從額娘那邊回來就開始自己滾,我問乳母了,說是額娘今兒晚上沒起床,帶著她在帳子裡玩兒。”

    說到這裡她小聲說:“我聽說今兒有妹妹的信從外頭送過來了,額娘和阿瑪看過了呢。”

    “真的?”

    “嗯,你明天問問。對了,我還聽說十二姨媽家的英兒妹妹八成要和平王家的世子配成夫妻。”

    “你聽誰說的?”

    “十四舅媽啊!今兒我帶著孩子去了六舅媽家了,十四舅媽說在十四舅舅的撮合下,十二姨媽快要點頭了。”

    快要點頭不是還沒點頭嗎?

    十四舅媽就是個大嘴巴!回頭祖母一準罵她!

    他說:“行啊,明兒爺先去問問瑩瑩的事兒,再去打聽英兒的事兒,這妹妹和弟弟不一樣,真的讓人操心。”

    十二月初的大朝會上宣佈了封爵的事情。

    這其實是另外一種論功行賞,如今沒有戰爭,宗室男丁該怎麼得到爵位?雍正覺得不如就在平時的事情裡面積累功勳。

    這次海棠出去辦差帶了不少人,這裡面就有很多宗室子弟。這也是為什麼雍正要在這時候宣佈授予爵位。

    今日一早正大光明殿外面聚集了不少大臣,開始之後先是不鹹不淡地說了幾件小事就進入今日的重頭戲環節。

    禮部官員展開詔書,對這次歷經兩年的安置棚民和改土歸流的差事做了一個總結,隨後先從官吏開始論功行賞。

    因為人數眾多,加上宣佈的時候還把他們做了什麼事如何定公當眾宣讀出來,流程就很慢。禮部官員輪流讀詔書和功勞簿子,

    到了天亮才輪到宗室子弟,封賞也是從底層爵位開始,先是低級的宗室將軍,接著是中層的國公輔公國們。最後才是貝子以上爵位。

    得到貝子爵位的人除了弘時還有其他人,其他宗室子弟都有明確的功勞,到了弘時這裡,把他平時零碎的功勞給湊了一下,總算是沒那麼難看。

    弘時跪在大殿上,聽著禮部官員把自己做過的那些零碎事一件一件讀了出來,臉上忍不住發燙。這會兒恨不得找個地縫鑽進去,這哪裡是嘉獎,這簡直就是羞辱。

    耳朵邊聽著官員朗讀聲音,弘晝想到自己這幾年也只有一件事能拿得出手來說一下,那就是去祭祀孔廟。這一點可有可無的功勞能給自己換來一個貝勒的爵位嗎?他覺得今日八成自己是來陪跑的。

    但是他身邊的弘曆就很自信,覺得自己今兒肯定比弘時的爵位高,畢竟上面還有親王郡王貝勒三級爵位。怎麼說最低也應該撈到一個貝勒的爵位呀。之所以這麼想,全是因為他覺得自己出身顯貴,她額娘是秀女出身,他的出身除了大哥外比其他兄弟強多了。

    貝子這一級封過之後,禮部侍郎換了新的詔書,開始宣讀。

    “聖祖十九子允禝,聖祖二十子允禕,聖祖二十一子允禧。皇二子弘昐,皇三子弘昀,出列。”

    叔侄五個出列,跪在了大殿上。因為這五個人沒什麼功績,所以禮部侍郎壓根都沒有換別的詔書,直接宣讀將此五人封為貝勒,理由就是“出身尊貴”。

    就是因為你們有個皇帝爹才有了這個爵位。

    這五人謝恩後火速退下,也是封賞最快的一批。

    禮部侍郎再換一張詔書,剛才那是恩封,接下來就是功封。這些都是宗室近支的皇孫們,也就兩三位。禮部侍郎宣讀了詔書後這幾位三呼萬歲,謝恩完畢也退下了。

    弘曆覺得做個郡王也不錯,內心還是很高興的。

    此時禮部侍郎轉身去取新的詔書,侍衛端著托盤把新詔書送到他身邊。

    禮部侍郎看了看新詔書,喝了一口茶潤潤嗓子,把幾頁紙翻了一遍,高聲喊道:“皇長子弘暉聽封。”

    弘暉立即出列,跪倒在丹陛之下。

    弘晝心想:完蛋了,果然是跟著白高興了一場,大哥就是壓軸的。

    弘曆心裡喊著不可能,怎麼跳過了郡王就直接封親王了!

    他急切地看著斜前方,那裡有侍衛端著托盤在整理詔書,心裡想著難不成是禮部和這些侍衛們弄錯順序。他雖然心裡面這麼想,但是自己也知道在這樣的大場合,這樣的事是不該發生也不會發生的。

    禮部侍郎在洋洋灑灑地念著弘暉的功勞,從他當初跟著海棠打下手幹活的時候算起,這幾年的功勳累積到一起封親王,封號“勤”。

    《說文》裡對勤的解釋是:苦也。

    勤勞吃苦後才封為親王。

    弘暉再三謝恩,隨後退下。

    禮部侍郎轉身再拿出一張詔書來,弘曆瞬間把心提了起來。禮部侍郎先大概掃了一眼內容,在他看詔書的時候,他身後的侍衛和官員們開始把讀過的詔書一份份收起來放入了箱子裡等待密封,晉升授爵已經到了尾聲。

    禮部侍郎先大概看了一下詔書內容。隨後高聲叫道:“和碩勇憲親王班步拉聽旨。”

    海棠很意外,沒想到還有自己的事兒。

    弘曆這下徹底死心了。

    海棠是這次差事的負責人,功勞最大,因此詔書上都是溢美之辭,對於她的封賞也就是錢財和田莊,女兒秀瑩得到了固倫公主的封號,有了一處公主府。這算是例外,因為公主們一般是在議婚的時候才會有封號,而且成了公主未必有公主府。

    海棠謝恩後今日的大朝會結束,雍正離開,剩下的官員對受到封賞的人連連祝賀。

    總之這是大家都高興的一天,除了弘曆和弘晝。

    弘晝不高興的地方在於:“皇阿瑪說不會虧待咱們的,可是到頭來什麼都沒有。”嘴裡對老阿瑪抱怨幾聲,覺得老阿瑪拿這事兒哄兒子不地道,這事兒也就過去。

    弘曆就受到了嚴重的打擊,這次的打擊對他而言傷害巨大,渾渾噩噩不知道怎麼回到了自己的住處,躺在床上半天沒緩過來。

    對他而言,這一次沒有得到爵位完全影響了他接下來的所有佈局。畢竟一個光頭阿哥和一個親王比較起來,兩人的實力不對等,朝廷大員們也不會在這種情況下對自己有多麼忠誠。富察家這樣的人家自然不會全心全意地幫自己。

    他睜大眼睛對著帳子一直髮呆,他的太監吳書來從外面接到了一張帖子,對著外面的人揮了揮手,關門時候的動靜驚動了弘曆。弘曆轉頭看到他手裡拿著的紅色帖子就問:“這是什麼東西?哪兒來的?”

    吳書來小心說:“這是大爺請您去赴宴的帖子。”

    弘曆立即翻身坐起來:“拿來給爺看看。”

    他打開帖子,這是弘暉擺宴席的請柬,宴請兄弟們參與他設下的喜宴。弘曆立即說:“你親自去挑三份,不,四份賀禮給四位哥哥送去。”

    吳書來小心應了一聲,就趕緊出去準備賀禮。

    弘曆心裡覺得將來來日方長,這個時候不能讓人家覺得自己小氣。爵位早晚是有的,往後好好表現,爵位肯定手到擒來。

    海棠從正大光明殿出來沒直接回家,而是先去了烏雅氏這裡。

    烏雅氏這裡人很多,康熙的妃嬪們都在,大家都喜氣洋洋,都覺得這爵位不低了,老爺子在的時候都是貝子起步,眼下這哥幾個得到貝勒比一些兄弟的起點都高。

    大家喜氣洋洋地在太后這裡說話的時候聽說海棠來了,就紛紛告辭。

    海棠站門口說:“怎麼我一來各位要走?”

    有人開玩笑說:“剛才太后說要打牌,你一來到時候母女兩個聯手大殺四方,我們肯定要回去多準備些銀子啊,不準備哪敢上桌。”

    海棠笑著跟他們說笑了幾句,這才開始把腦袋上的冬帽和脖子上的朝珠給摘下來,把身上沉重的朝服也脫了,露出內襯,穿著褲子和靴子坐在了烏雅氏身邊。

    烏雅氏問:“餓不餓?渴不渴?”

    海棠點頭:“早上出門的時候吃了兩個包子喝了一碗豆腐腦,這會兒早沒了。”

    烏雅氏張羅著給她弄吃的來。

    海棠說:“我想吃火鍋。”

    烏雅氏就說:“吃,想吃什麼就說,咱們娘倆這會就吃火鍋了。”

    又讓人把自己的一件不常穿的褂子拿來給海棠穿上:“這衣服你先穿上,等會兒吃的時候怕濺上湯水把你裡面的衣服給弄髒了。”

    海棠剛穿好了衣服,外面就有宮女進來說:“皇上來了,此時車駕快到了。”

    烏雅氏說:“他來得正巧,你們兄妹口味一樣呢,他正巧趕上了。”

    海棠站到室內門口接著雍正,雍正進門就看到他穿著一件寬大的褂子,問:“你這衣服哪兒來?”

    海棠說:“褂子是穿額孃的。”

    雍正心想怪不得這麼寬大。烏雅氏是一個白白胖胖的老太太,身體豐腴。二海棠身體消瘦,穿上就覺得空蕩蕩的。

    兄妹兩個去見烏雅氏,烏雅氏高興地說:“你來得巧了,你妹妹才說要吃火鍋,你就來了。”

    雍正高興地說:“還有這好事兒被朕趕上了,一起吃啊!”

    烏雅氏就拍著炕說:“坐上來,這炕上暖和,咱們一邊等一邊說話。”

    烏雅氏坐中間,雍正坐東面西,海棠坐西面東,兩人剛坐好,外面進來通報,弘暉帶著三個弟弟來給祖母磕頭。

    他們兄弟四個進來,除了弘時外其他三個都穿著雍正的舊衣服,因為今日有了爵位,就一起來給祖母請安。

    烏雅氏高興地說:“起來起來,我雖然沒讀過書不識字,也知道從今往後你們也是一號人物了,你們日後出去做事三思而後行,別墮了你們爺們兒的名頭。”

    兄弟四個連聲應答,起來後站炕前站好。烏雅氏看到這兄弟幾個越看越歡喜,嘴裡對幾個孫子忍不住連連讚歎。誇了一會兒後就說:“我知道你們的心意了,都回去吧。外邊也有很多人等著給你們磕頭呢,等你們把外邊的事兒辦好了再進來,咱們祖孫再好好說說話。”

    這時候外面送火鍋的太監到了,哥幾個趕緊讓開,太監把火鍋放好把配菜擺好退下了。

    四人的肚子裡都冒出幾聲咕咕聲。

    雍正說:“餓了?餓了回去吃。”

    烏雅氏立即說:“看你這話說的,飯菜都端上來了還不能讓孩子吃一口?”

    老祖母留他們吃點,這哥幾個不走了,立即讓人拿筷子來。

    羊肉倒進鍋裡先給長輩們涮,輪到他們自己就狼吞虎嚥。吃了半飽之後哥幾個一抹嘴也不留下討人嫌,立即告辭。

    他們走了,雍正才開始和海棠說話。在他看來妹妹功勞大,但是給的回報少,也是不得已而為之。

    實在是沒法再賞賜妹妹了,如果真的要賞賜除非是列土封疆,然而這是萬萬不可的。

    海棠知道他追著來這裡的意思,而且這會提議吃火鍋也是因為雍正愛吃火鍋,就舉杯跟他說:“四哥,話不用多說,都在酒裡了。”

    兄妹這麼多年了,妹妹什麼意

    思雍正自然明白。立即舉起酒杯,兩人碰了一杯,又同時敬了烏雅氏。

    烏雅氏也明白這頓飯的意義,看著孩子和睦心裡高興,招呼著他們趕緊吃,努力找話題。

    “過幾日弘杲要成親了,哎喲,這一年年的,日子過得真快。”

    弘杲的岳父叫傅爾丹,姓瓜爾佳氏,是開國五大臣之一費英東的曾孫。同為開國五大臣之一,費英東家族起起落落也風光過,他的侄兒大名鼎鼎,可以說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就是鰲拜!

    雍正給侄兒們挑的媳婦都是名門貴女,都有來頭。

    海棠就和烏雅氏說:“我這幾天也沒事,明兒就去幫嫂子的忙。”

    烏雅氏說:“你要是身體能支撐得住就去看看,他們家就辦這一次娶媳婦的大事,你六哥和你六嫂子手忙腳亂,你們去看看能幫就幫,不能就回來,他們倆人著急起來我覺得沒有一點章法。”

    海棠說:“這就更該去看看。”

    烏雅氏搖頭:“這是他們做父母該乾的事,你們幫忙也就是幫一點小忙,在一些小事上拿主意。像這種大事還是需要他們去做。不說他們兩口子了,你們兩個多吃點肉,特別是海棠,多吃肉才能胖起來,多補一補。”

    海棠吃完了回家,扎拉豐阿在畫畫。

    海棠問:“這時候顏料能暈染開?”

    扎拉豐阿說:“在屋子裡氣溫高,放在了放在炕上自然不會凝固。”

    海棠就問:“你那兩隻寶貝狗兒呢?”

    扎拉豐阿說:“嗨,跟著安康過日子去了。奴才只好把這昔日的愛好重新撿起來。”

    他說著轉頭去炕桌上拿了一沓子請帖:“今天外邊送來的,請咱們去喝酒呢。”

    海棠看了看第一份,第一份是老五阿哥為兒子晉升擺下的宴席。再看看其他請柬也都是這個意思,都是為了慶賀熱鬧一番。

    海棠不想去,就說:“你要是閒得沒事兒去坐坐也行,我就不去了,我在家裡面多躺幾天吧。”

    扎拉豐阿緊問:“您這是怎麼了?哪裡不舒服嗎?”

    海棠搖頭:“沒有,就是懶見人。”

    “那奴才也不去了,讓弘陽兩口子去吧。”

    海棠打了個哈欠,說:“我今天早上起來得太早了,先去睡一會兒。”說完就換了衣服去睡下了。

    醒來的時候感覺到身上有動靜,海棠費力地睜開眼一看,安康坐在她被子上手裡提著一個布老虎在玩耍。

    看到海棠醒了,立即啊啊起來。侍女們趕緊來查看,就看到海棠醒了,把帳子掛在帳鉤上,要服侍海棠起來。

    海棠向外邊看了看,天色已經黑了,就說:“算了,我不起來了,等會兒接著睡。”

    安康趴在海棠身上,小腦袋在她脖子裡亂蹭。海棠就說:“哎喲,這會乖啊,祖母帶你玩兒吧。”

    這時候外面扎拉豐阿手裡拿著一個盒子急匆匆進門,嘴裡問:“格格醒了嗎?”

    隨後他進了臥室,坐在床上把盒子遞給海棠:“格格,咱們閨女有信送回來了。”

    海棠頓時來了精神,立即坐起來。她懷裡的安康一下子滾到了床裡邊兒。小姑娘以為是做遊戲呢,立即爬起來拉著海棠的衣服要求再滾一遍。

    海棠這時候顧不得孫女了,趕緊接著盒子。

    盒子是很有西歐風情的裝飾,夫妻兩個七手八腳把上面的小鎖給打開,裡面是羊皮紙信件。

    扎拉豐阿抱著孫女在房間裡走來走去,不讓她打擾海棠。

    海棠趕緊讓人把燈給挑亮一些,在燈下看信。

    這封信寫在一年前,與其說是一封家書,不如說是簡短的遊記。這上面記錄了瑩瑩去了什麼國家,見到了什麼人,有什麼樣的感悟。

    字裡行間寫出了很多對宗教和世俗權力衝突的看法,也看出了其中的博弈。

    瑩瑩在信裡面說她頗有感悟,已經開始寫日記。雖然很思念父母,但是沒遊歷完列國不想回去,希望父母保重身體,早早晚晚她必定會回來。

    海棠把信紙遞給了扎拉豐阿,扎拉豐阿趕緊把小孫女放到了床上,接過信紙站在燈邊看著。

    海棠把小孫女摟在懷裡拍著,聽見扎拉豐阿說:“這小祖宗樂不思蜀啊!掐指一算她都出去好幾年了。她在外邊很快活也沒想過咱們兩個老傢伙在家裡面兒盼的是望眼欲穿嗎。”

    海棠不滿地說:“你自己去做老傢伙吧,我還年輕呢。”

    扎拉豐阿笑著應和:“是奴才失言了,也不知道這小祖宗什麼時候回來。說不定等她回來咱們兩個真的就已經成老傢伙了。”

    海棠就說:“趁著她年輕,咱們也沒病沒災就讓她出去見見世面。養孩子又不是養小貓小狗,你養兩隻小狗,它們想投奔新主人你不也大方放手了?更別說自己的孩子了。他們若是有自己想走的路,只要不是殺人放火出賣家國害人害己,讓他們去做吧。”

    “也是這個道理啊!”

    他說完把盒子收起來,拿著盒子放在了

    海棠梳妝檯旁邊的書架上。

    扎拉豐阿放好了信件,就說:“格格,起來吃飯吧,安康她額娘那邊安排好了。”

    海棠說:“給我送一碗酸湯進來就行。別讓兒媳婦侍奉了,讓她早點歇著吧。對了,把這小祖宗給送回去,裹得厚一些,別凍著了。”

    扎拉豐阿搬了炕桌放到了床上,海棠就坐起來和扎拉豐阿趴在炕桌上一起吃了頓晚飯。

    扎拉豐阿還不困,脫了衣服躺下看書。

    海棠就發現他開始蓄鬍子了,伸手摸他的鬍子,問:“日後你也要自稱老夫了啊!”

    扎拉豐阿笑著說:“是啊,咱們都有孫女了,難道還能鮮衣怒馬?”說完伸手摟著海棠,拿書出來跟她說:“這本《聊齋志異》您看過嗎?”

    “聽說過。你哪兒弄來的?”

    “這是宮裡的珍藏,奴才找十六爺打條子借的。”

    “哦?”

    “這是聖祖爺看過的,您看上面有批註。”

    《聊齋》某種意義上也挺令人震碎三觀的。她問:“宮裡還有書?”

    “多了,還有百回本《西遊記》,”他說完還在海棠耳邊嘀咕了幾句。

    海棠說:“你去打條子把百回本借回來,我要打發時間。”

    “好,聽格格的。要不今兒咱們一起看這本?”

    海棠就枕著他的肩膀看書。

    弘陽回來先到父母這邊,聽說已經睡下了,覺得父母睡得也太早了,也沒打擾,就回了自己的院子。

    弘陽回去看到女兒在炕上打滾,高興地撲過去,摟著女兒說:“安康乖,帶著阿瑪一起滾啊!”

    安康推開他,自己從東邊滾到西邊,再從西邊滾到東邊。

    月娥端水出來給弘陽說:“這小乖乖從額娘那邊回來就開始自己滾,我問乳母了,說是額娘今兒晚上沒起床,帶著她在帳子裡玩兒。”

    說到這裡她小聲說:“我聽說今兒有妹妹的信從外頭送過來了,額娘和阿瑪看過了呢。”

    “真的?”

    “嗯,你明天問問。對了,我還聽說十二姨媽家的英兒妹妹八成要和平王家的世子配成夫妻。”

    “你聽誰說的?”

    “十四舅媽啊!今兒我帶著孩子去了六舅媽家了,十四舅媽說在十四舅舅的撮合下,十二姨媽快要點頭了。”

    快要點頭不是還沒點頭嗎?

    十四舅媽就是個大嘴巴!回頭祖母一準罵她!

    他說:“行啊,明兒爺先去問問瑩瑩的事兒,再去打聽英兒的事兒,這妹妹和弟弟不一樣,真的讓人操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