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怨各一半 作品

第334章 矛盾已經越來越深


  五月中旬,沿海一帶越來越燥熱了......

  南城的投建在陽光下暴曬,吊塔偶爾轉動,新商貿城的立項延後,導致所有工程項目進度放緩,宛如一片荒廢的土地,沒有絲毫生機。

  九十年代,房地產業剛剛興起,對於這個朝陽行業,人滿心期許,都想去淘金,實現富貴夢。

  而92年最熱的炒房浪潮中,要數海北最為火熱,後世耳熟能詳的房地產大亨,潘明、金石等大佬,都在海北掘到過人生第一桶金。

  這一年,似乎所有有錢人都把重心放在海北,想要從中分一杯羹。

  也在這一年,無數房地產商,如雨後春筍般,遍地開花般地湧現出來。

  現在商品房的均價在1400元每平米,而到了93年,海北的房價飆升到7500元每平米,拿地價格從每畝15萬元,漲到600萬元每畝。

  要知道海北gdp百分之八十三,都源於土地交易。

  在這個650萬人的島上,在極盛的時候,有兩萬多個房地產公司,毫不誇張的講,有錢的都去拿地了。

  而這些人怎麼操作,先用本金拿地,之後再拿地抵押給銀行,獲得貸款後,繼續擴張買入土地,一旦土地漲價,立馬轉手下一家。

  這已經不是誇張,而是極度的瘋狂。

  能夠在中途獲益出場的,那真是牛人中的牛人,不光是智慧,更是膽識。

  當然了,高價獲利出場,必然有人高價接盤,市場已然風起雲湧。

  這時能夠拿出錢投資的沒多少人。

  要到94年,幾大房地產商,以及相關政府部門,才會大舉投資,所以莞城、深海先富起來的那批人,就變得彌足珍貴。

  尤其是福海這種沒有競爭力的城市,想要發展,那就得對投資商百般討好。

  現在好了,李民洋突然站出來跳,導致新商貿城立項延後,成批商業住宅區,包括花園投建陷入停滯。

  財政資委的主任,他的話說得好聽,不給當地財政、銀行添難題,全資解決了新商貿城的投建問題,可最後究竟會不會給支持,這誰又知道?

  但立項已經延後。

  而莞城的投資商,以班晉瑜為代表,一直盯著這事,如果欺負我們的人,最終給了李民洋撥款支持,那我們可不幹了,除非給我們更好的政策扶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