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腦被掏空 作品

第八百零六章 再度交鋒(第2頁)

 實際上,這些抽象產物,本質上是來自於物質現實社會所定義的,所以才說,在其現實性上,人性是社會性,所有生物的本質,就是我們所有的外在生活。

 人天生的只有動物性,也就是刻在基因本能裡的進食,休息,交配等等行為,如果認為這些東西是人性,那你是否是一切具備本能的動物,都有人性?

 草履蟲也有吃飯的慾望呢,草履蟲有人性嗎?

 所以,人性絕不是他們認為的那麼膚淺的事物。

 而那些凡夫俗子所認定的‘人性’,其實是其實是一種虛無縹緲的,所構築的抽象概念,是一種人的獸慾,人的社會關係,人的生存本能,等等東西混雜在一起的東西。

 舉個例子,你把一個嬰兒,放在一個黑箱子,黑箱子裡沒有光,沒有聲音,沒有任何刺激,除了每天固定的食物之外,這個黑箱裡什麼都沒有

 那麼,這個嬰兒能產生‘人性’嗎?

 這個嬰兒在不受到任何刺激的情況下,依然誕生了人性,才能說人性是先天自然具備的,是人‘本身就有的’。

 但很顯然,這樣的情況下,嬰兒無法誕生任何的‘人性’,他只具備生物天生具備的‘獸性’。

 用這個方法,去掉人性的神聖性,我們就可以得出,人是什麼樣,取決於他受到了怎樣的教育,過著怎樣的生活。

 社會即是人組成的,人的所有主觀思想,所有客觀實在,所有歷史觀,思想,物質,生產關係,都凝聚於社會之中。

 所以,可以說,人的本質,就是其社會關係的總和。

 不可能把人和社會分裂開來,進而把人性和社會性分裂開來,社會性即是人性的體現,人不可能脫離社會性而單獨展現人性,人性就是社會性。

 因此人道很清楚,人性不是自私自利的,人性不是貪慾,不是惡念、淫念、患得患失、目光短淺、懶惰、衝動、無節制,正相反,這所有的‘天生的個性’,都是‘獸性’,是人要摒棄的事物。

 人性,是人存在的證明,是高貴的,脫離了低級趣味的,是人之所以和獸類區分開來的標誌性產物。

 奴隸制社會下,人會具備奴隸制社會的人性。

 封建時代下,人會具備封建社會的人性。

 資本主義下,人會具備資本主義社會的人性。

 只要重塑外界社會,製造一個人道這樣幾乎完美的物質世界,那麼一個從小在這個完美社會長大的小孩,他的人性,就是完美的人性。

 人的人性就是社會性,生活在這樣一個物質極大豐富,精神境界趨於完美的社會,你很自然的就會成為這樣的人。

 這也是‘以人代天’這一行動的必要性。

 以人代天之後,就能創造一個這樣的世界,這樣的宇宙。

 人道對此堅信不疑。

 所以,邱直的副官擦了擦眼淚,然後開始做剩下的事情。

 都尉已經啟動了計劃,那他就要做好剩下的工作。

 然而,邱直出發之後,卻刻意減慢了速度。

 明明是這個關頭,他卻沒有全身心的衝刺,而是讓出了大概一分鐘所有的時間。

 這位一直以來都如同鐵城一般穩重的男人,頭一次翫忽職守,主動耽擱了一分鐘,給家中妻子用終端發起了通訊。

 “冠卿。”邱直喊出了對方的名字。

 他的妻子名叫梁冠卿,是個文雅典致的名字。

 似乎是察覺到了邱直的事情,這個女子問道:“……你應該是在百越,怎麼突然聯繫上我了?你不是說要專心這次的大事嗎?”

 “冠卿,你那邊還好吧?”邱直沒有回答這個問題,而是如此問道。

 “我這邊是後勤,而且還是織造地,怎麼會有事?倒是你……沒事吧?”冠卿的聲音帶上了明顯的憂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