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唐朝 作品

第四百一十四章 異想天開(第2頁)

 徐大龍說道:“是啊,不知道旱災還要持續多久,今年夏收基本上是沒指望了,秋糧看現在這個樣子恐怕也很難解決,困難的局面恐怕一直要持續到明年夏天。

 你說的對,咱們的糧食不能再向外調撥了。你起草一份電報,把咱們的情況向太嶽軍區和總部做一個說明,今後咱們這裡就不再向上級提供糧食了。”

 趙剛說道:“我也是這個意思,我現在就去起草電報。”

 不久以後,電報就以李雲龍、趙剛和徐大龍三個人的名義,聯名發了出去。

 趙剛擔憂地說道:“電報雖然發出去了,可是我這心裡沒有底,上級恐怕不會同意的。就算是現在同意了,可是旱災如此嚴重,到時候再向咱們伸手,恐怕咱們也不得不再次上交糧食。”

 李雲龍說道:“老趙,不是恐怕,是一定會的。旱災這麼嚴重,上級到哪裡去弄糧食?以後一定還會打咱們這些糧食的主意的,這些糧食,無論如何不能再往外拿了,否則的話就連咱們自己的部隊也吃不飽了。”

 徐大龍也有些擔心,他說道:“這麼下去不是辦法。還得再想辦法,看看到哪兒弄些糧食過來。”

 趙剛說道:“到處都是旱災,從哪裡去弄糧食呢?”

 徐大龍說道:“旱災主要是在華北地區,華中、西南地區有很多的地方糧食還是獲得了豐收的,實在不行還可以從國外去想辦法。”

 李雲龍說道:“大龍兄弟,你說得有道理,可是那些地方太遠了,咱們夠不著啊。”

 趙剛也說道:“是啊,咱們或許可以從南方買到糧食,可是中間要經過漫長的日佔區,糧食又如何能夠運過來呢?”

 徐大龍說道:“事在人為,我這就發電報,先了解一下南方糧食的情況。”

 徐大龍首先想到的就是楊將軍,宜昌地區糧食產量很高,楊將軍是四川人,是當地的望族,本身就有著大量的田地,通過他應該能夠買到足夠的糧食。

 果然電報發過去不久,楊將軍就回了電報,說他可以幫助徐大龍採購到數量可觀的糧食。只是他也認為即便是買到了糧食,也不可能通過日佔區運過來。

 要知道從山西到四川,至少要經過800公里以上的日佔區,把這麼大批量的糧食運過來,基本上是沒有可能的。

 不僅如此,還有一個問題需要解決。那就是從果統區採購的大批糧食,要想進入日佔區,必須要有果府方面的高層同意才行,否則的話,很有可能會被扣上資敵的帽子。

 糧食的出處有了著落,剩下來的就是如何運過來了。

 徐大龍決定嘗試一下。

 在做這件事情之前,首先要徵得上級的同意。於是徐大龍就飛到了太行山根據地,來到了太嶽軍區司令部。

 徐大龍在臨行之前就給張萬和發了電報,約他到太嶽軍區司令部見面。

 徐大龍在司令員的辦公室裡,見到了張萬和。

 徐大龍是張萬和最喜歡見到的人之一。他一見到徐大龍就興奮地說道:“大龍兄弟,你叫我過來是不是又有什麼好消息?”

 徐大龍說道:“到現在還沒有下一滴雨,今年的夏糧是絕收了,秋糧恐怕也會絕收的,這場旱災的影響力恐怕會持續到明年夏糧下來的時候,糧食問題是個大問題,還需要想辦法解決才行。”

 聽到這裡,張萬和的眉頭立刻就皺了起來。

 他鬱悶地說道:“總部後勤的存糧已經快見底兒了。如果不是從你們那裡弄來一部分,現在就連總部機關的糧食恐怕都供應不上了。

 老總們現在也開始節約糧食,每天早晨就喝一碗稀粥,中午和晚飯也都定量。要是旱災的影響持續到明年,真不知道接下來該如何堅持下去?”

 司令員問道:“徐大龍,你過來說這這件事情,是不是有了什麼新的想法?”

 徐大龍點頭說道:“我過來正是向首長們彙報這件事情的。我已經跟在果統區的朋友打聽過了,他們可以幫助買到糧食,我過來就是商量如何把糧食運到咱們的根據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