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唐朝 作品

第六章 釣魚(第2頁)


正在這時,衛生隊長找了過來,見到徐大龍後,他陪著笑臉說道:“大龍兄弟,一營又送過來幾個傷員需要增加營養。咱們雖然還有些豬肉,可是光吃豬肉效果不好,你能不能再搞點兒牛羊肉?魚肉也行。”

如今新一團的官兵們都知道徐大龍有本事,搞物資的事情自然就想到了他。

徐大龍正閒著沒事兒幹,馬上應承了下來,說道:“這個好說。牛羊肉不好搞,魚還是沒有問題,我保管傷員們吃個夠。”

徐大龍拿著兩個蒸熟的紅薯捏碎了,掰成小塊,再加上半臉盆的玉米麵,還放了少量的白麵,倒了一些白酒,然後都放在臉盆裡使勁地攪拌。最後在上面再蓋上幾塊沾布,再蓋上一個鍋蓋,放在了爐灶的旁邊。

徐大龍跟老王頭要了一些零錢,去了村裡買了一些大號的縫衣針,回來後在爐火裡燒紅了,用鉗子掰彎,做成了簡易的魚鉤。

第二天一早,徐大龍打開了臉盆,他把已經發酵好的魚餌裝進了一個罈子裡,帶上了炊事班的一個戰士,扛著一把大鎬、竹竿,帶著一條麻袋、魚餌,拎著兩個馬紮,朝山下走去。

徐大龍等人來到了河邊,沿著河岸走了一段,找到了一處河灣,然後來到了冰面上。

晉西北的冬天天寒地凍,河水結冰少說也有三寸,踩到冰面上穩穩的。徐大龍仔細地選了個位置,用腳踢開冰面上的積雪,讓那個戰士用大鎬刨冰。

不久以後,冰面就被刨出了一個臉盆大小的窟窿。徐大龍坐在窟窿的邊兒上,拿著納鞋底的麻線,綁在了竹竿上,裝上魚鉤,從罈子裡取出了魚餌,首先往水裡面撒了一些,打了一個窩子。

徐大龍等了大約十分鐘,然後就把魚線垂了下去。

那名戰士也坐在旁邊,眼巴巴地望著那個冰窟窿。雖然他覺得徐大龍這件事有些不太靠譜,不過他還是希望徐大龍真的能夠從裡面釣出魚來。

徐大龍放下魚線後,不到一分鐘,用蘆葦杆做的魚漂就動了起來。徐大龍一起杆,一條半尺多長的鯽魚就被提了上來。接著徐大龍就像表演一樣,接連不斷地將魚釣了上來。

十里河是一條小河,魚並不多,可是冬季水冷,魚就會往水深的地方聚集,因此這裡魚的數量就比較密集了。冬季魚覓食困難,腹中飢餓,聞到了魚餌的香味,就爭先恐後地搶食,因此徐大龍才能夠連桿。

小戰士看得目瞪口呆,接著又眉開眼笑,主動幫助徐大龍摘魚,然後裝進麻袋裡。一個多小時的時間,竟然裝了小半麻袋。

李雲龍和虎子騎著馬從山坡上下來,遠遠地就看到了徐大龍坐在河面上。他策馬來到了河邊,翻身下馬,把馬韁交給了虎子,來到了冰面上。

徐大龍等人看到團長來了,趕忙站了起來。

李雲龍問道:“釣到魚了嗎?”

徐大龍淡淡一笑,沒有吭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