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3章 郝仁的擔心(第2頁)

 因此,對於郝仁來說,他並沒有針對這次軍事行動提出明確的戰略目標。他心中唯一的期盼,便是狄青等人能夠安然無恙地回到營地即可。然而,如此漫長的時間過去,竟毫無半點消息傳來,眾人自然心生焦慮!

 郝仁早已數日接連不斷地朝著北方眺望,苦苦守候著狄青他們的音信。如今,主線戰場已然順利達成使命,大局基本確定,但支線的狄青等人卻依舊杳無蹤跡。

 這不禁令郝仁暗自懊悔不已:莫非當初的部署太過理想主義化了不成?儘管深知狄青與折繼閔皆屬萬中選一、鳳毛麟角般的將帥之才,但他倆終究還稍顯稚嫩,未經風雨洗禮,自己便貿然委以重任,這樣做究竟是否妥當呢?

 早知如此,實在不應讓這兩位年輕後生承擔如此重擔啊!此刻仍未收到他們的消息,難道會發生什麼不祥之事嗎?郝仁的憂慮愈發深重起來,深恐他們遭遇不測。

 在郝仁心中,狄青和折繼閔二人猶如巍峨高山一般,令人敬仰有加。儘管種世衡聲名赫赫、威震天下,但歲月不饒人啊!如今已過知命之年的他,雖守城綽綽有餘,卻難再開疆拓土;高繼嵩亦復如是。至於楊文廣嘛,此人倒是有些本事,只可惜而立之年的他思維已然僵化,即便日後能有所建樹,恐也難成大器。

 然而狄青、折繼閔及其弟子郭逵則截然不同,他們擁有一個至關重要的優勢——年輕!正因為年輕,所以他們對新鮮事物的接納與理解能力遠超常人。在郝仁的構想之中,戰爭絕不僅限於刀槍劍戟等冷兵器之間的交鋒,更應將目光投向火槍大炮等新式武器的研發與應用。而在此番軍事變革浪潮中,軍官們的素養顯得尤為關鍵。

 正因如此,狄青、折繼閔和郭逵成為了郝仁重點栽培之對象。不僅如此,他還計劃著將來創辦一座書院,吸引更多文武雙全的青年才俊投身其中。唯有這般,大宋方能煥發出蓬勃生機,前途無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