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問計於周侗

第123章 問計於周侗

 “沒想到青州牧居然有如此軍勢!”

 程昱有些吃驚地看著穆易麾下的軍團。

 足足一萬騎兵,四萬步兵,全都是精銳,沒有一個水貨。

 而且為首的穆易和太史慈手下的兩隻軍團,明顯是雙天賦精銳,這已經算是頂樑柱了。

 跟著曹操見過盧植,並且耳濡目染一段時間之後,他明白雙天賦的珍貴。

 雖說因為天地變化,天賦成型變得容易了一些,但是雙天賦仍舊是一道很難跨越的門檻。

 “這個方向上,應該是前往冀州幽州?這到底是要對誰動兵?為何會在這種時候選擇動兵?”

 程昱滿腦袋問號,但是在身旁有管亥做護衛,他也不能起別的心思。

 管亥這種心思簡單之輩,是最容易對付的,也是最難對付的,搞不好一句話不聽,一刀就把他剁掉了。

 不過靠著精神力,他依舊從穆易麾下部隊窺視到了一些不同尋常的地方。

 “這東西……就是導致我們判斷失誤的元兇?不,應該還有幷州那邊有什麼不為人知的內容!”

 程昱默默地觀察著青州狼騎的方陣,很快就找到了自己之前百思不得其解的答案。

 “如此簡單的兩個小東西,就是導致我兵敗的下場嗎?”程昱有些低沉,一招不慎滿盤皆輸。

 即便是謀士,很多時候也需要時間來成長,沒有經歷過重大戰事和南征北戰的程昱,也只是一個普通的謀士,距離巔峰期不知差了多少。

 相比之下,李儒當前絕對是天下第一的謀士,不是因為別的,就是因為李儒從底層做起一路輔佐董卓走到了太師,相當於已經通關了一遍。

 再加上李儒心狠手辣,底線遠遠低於其他謀士,其他謀士在這個階段自然難以望其項背。

 唯一能和李儒比劃比劃的,大概就是賈詡了,畢竟也是一路跟著董卓走過來的,就算出手次數少,但也大多數情況下都做了見證,比其他人更多一些感悟。

 “遼軍主力就聚集在北方五十里之外的地方,這個距離,隨時可能會發起進攻,但是他們似乎在等什麼東西,到現在為止都沒有繼續進軍!”

 郭嘉冷靜地彙報著他們之前探查到的情報。

 “呵呵呵,這個宋還真是爛透了!”賈詡面露嘲諷,作為和大宋私下py交易的主持者,他自然明白這個狀況是什麼意思。

 遼國大軍,這個時候,恐怕在等大宋的士大夫把攻城器械賣給他們吧。

 畢竟遼國這次為了兵貴神速,幾乎全部都是騎兵,別管有沒有精銳天賦,至少是十萬可以騎馬的青壯,幾乎算得上是傾盡全國之力了。

 原因無他,就是因為金國完顏阿骨打氣勢洶洶,想要滅遼。

 而遼國內憂外患之下,完全打不過金國,只能調轉槍頭,將矛盾轉移向大宋,希望通過一場戰爭讓大宋掏錢,使得他們遼國國內度過危機。

 只要能穩定國內局面,遼國還是有信心和金國一戰的,畢竟金國在他們眼裡還是後起之輩。

 當下金國不可當的原因,主要是因為內部局勢混亂,很多小部落雖然在遼國的管控之下,但是內心都倒向了金國,可謂是民心不存。

 所以遼國上層才孤注一擲,打算從大宋身上搞錢,然後用實打實看得見的利益籠絡人心扳回局面。

 和穆易打的主意基本一樣,遼國花費重金從宋朝內買了一堆攻城器械,打算憑此攻城掠地,然後從大宋身上狠狠的撈一筆。

 畢竟就他們所探查的消息,宋朝國都半年的花費,就能頂的上他們遼國一年的所有花銷。

 這種堪稱誇張的富裕,如何能不讓他們心動。

 所以遼國把國內基本上算得上是中流砥柱的人手全部拉了出來。

 十一曜和二十八星宿。

 領頭的是十一曜星將之中的土星曜。

 中央鎮星土星上將兀顏光是遼國第一將軍,手中有仙人所傳授的太乙混天象陣。

 計都、羅喉、紫氣三個曜星都是遼國的皇親國戚,本事算不上厲害,只能算是平平。

 太陽、太陰,一個是御弟大王,一個是天壽公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