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 孔融的煩惱

青州分六郡,但是實際上應該稱之為兩國四郡,

 齊國、濟南國、樂安郡、北海郡、東萊郡、城陽郡。

 沒有泰山郡,泰山郡屬於兗州管轄範圍,不過因為緊緊相鄰青州,也算得上是青州門戶。

 郡國並行制,其實是郡縣制和分封制的組合體,算是漢朝建立時候的遺留問題,雖說被漢武帝的推恩令削了一大波,但是郡國的稱呼還是保留了下來。

 一般而言,郡國平級,不過在青州情況有所不同,北海郡並非青州州郡治所,但是卻勝似青州州郡。

 其中很大的一個原因,就是因為孔融,作為孔聖人的十九世孫,世人皆稱其為孔北海。

 雖然不擅長軍事和治理,但是在教化這方面上有著顯著的成果,再加上孔融樂善好施,喜歡幫助別人,極富有儒家所提倡的天下大同的精神。

 以至於北海郡裡雖然不像是潁川一樣怪物輩出,但是中底層的官吏那是一抓一大把,而且還要時時刻刻接受別的儒者的監督。

 瘋狂內卷之下,北海郡在災年都算得上是安居樂業的一個郡城,不過也因為過於推動儒學,導致北海完全失去了進取的能力,只能在自己的一畝三分田上耕耘。

 對於孔融來說,孔北海即是自己的榮譽也是自己的枷鎖。

 響應諸侯聯盟,已經是孔融所做出的極限,只可惜還是失敗了。

 回到北海的孔融很是驚奇,這青州州牧什麼時候換的,他居然不知道,不過他也不笨,很快就想到了這個青州牧來自哪裡。

 自然是來自於董卓的冊封,不過挾天子以令諸侯這招很有效。

 袁紹、曹操之類的,只是受到一點限制,心中對於朝廷有幾分尊重那就只有天知道了。

 但是對於孔融來說,他知道朝廷下發的所有文書都是董卓操控的,但是悲哀的地方在於這些東西都是符合流程的,以至於他明明知道這是董卓的意思,也不得不遵守。

 對於孔融而言,穆易是他實打實的上司,這種現實與理想的割裂感,讓孔融直接封閉了北海,打算好好經營自己的一畝三分田,不再管外界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