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需求

感受到天賦的波動之後,穆易思考起他現在需要的東西。

 他將能想到的,發展所需的項目全部記錄在紙張上面。

 嗯,紙張這玩意是除了鹽業之外,最容易搞定的東西。

 本身東漢末年這個時間段,東萊郡的左子邑,就在蔡倫的基礎上進一步改進了造紙術,製作出了左伯紙,大概在漢中平二年,也就是185年左右,在洛陽已經算是很流行的東西了。

 所以穆易找的匠人用樹皮、麻頭、碎布等為原料,直接搞出了一大批紙,雖然材質樣子都不是很好,但是已經初步投入使用了。

 這些匠人正在穆易的安排下,加班加點的改進著造紙技術,打算用紙張來充當第二財源,也為後面印刷術、報紙等東西做鋪墊。

 雕版印刷這東西沒有任何的難度,商代就開始使用的技術,放在漢代都不用怎麼開發,穆易就在流民當中找到了一票從事過雕刻行業的工匠。

 至於活字印刷術,那玩意就是個坑,雖說技術是進步了,但是瞭解一下就會知道,知道清代大多用的都是雕版印刷術。

 這是穆易在一些歷史文的評論區裡看到的,當初吵的很兇,所以即便是沒有用精神力強化記憶的情況下,穆易都記得這玩意。

 所以穆易也不打算去搞這種吃力不討好的事情,直接上雕版印刷,反正需要印的內容就這麼多,等以後穩定了再說。

 穆易搞了一個簡體字版的太平經,打算狂印一批,然後開始下發到所有百姓手裡,讓他們學習簡體字。

 反正麾下基本都是文盲,學習簡體字難度比學繁體字簡單多了,等他推廣了簡體字,那些只會繁體字的不就成了文盲了?

 懷揣著這樣的想法,穆易開始努力,不過目前來看收效甚微。

 “唔,糧食的問題暫時解決了,樹果和夏粟已經種下了,靠著鹽業的收入,大概撐到收穫沒有問題。”

 穆易在糧食上打了一個叉,他們現在真的不缺糧食,拿到青州牧帶來的連鎖反應是喜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