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言不信 作品

第340章 反咬其主


 第340章反咬其主

 百濟,黃山。

 這裡的黃山自然不是華夏長江三角洲的那個五嶽歸來不看山,黃山歸來不看嶽的黃山。

 而是百濟境內位於錦江之畔的一座山嶺。

 海東三國都處在華夏文化大圈之內,深受華夏文化影響,他們很多地名都直接採用華夏的河流山川來命名,甚至後來還將熊津、泗沘命名為中原道,故而在很多他們殘存的典故里,經常出現他們的佔領中原,攻取河南的文字,引得後世小丑亂認祖宗不說,還將自己描繪成萬里大國。

 無獨有偶,南方也有這種情況。以至於將他們的歷史合在一處,泱泱華夏宗主國就在長江裡泡著……

 階伯用牙齒咬著布條,在自己的胳膊上纏了一圈又一圈,殷紅的血液滲出了布條。

 那是一張如刀削一般堅毅的臉龐,但那雙眼卻是一點神光也沒有,灰色的,霧濛濛一片,便如活死人一樣。

 “將軍!”一名百濟兵士,欣喜若狂的跑到近處,高聲道:“我們在山腳發現了新羅的運糧隊,他們守備鬆懈,一戰即潰,我們有糧食了。”

 階伯眼中閃著一絲異色,卻沒有多說什麼,頓了頓,道:“讓兵士們做飯,跟著我這個罪人,苦了你們了。”

 周邊百濟兵士聞言當即伏地泣聲道:“能夠跟隨將軍為國死戰,我等縱然覆滅,也無怨無悔。”

 階伯看著一個個目光炙熱的兵士,心頭氣悶擁堵,所有火熱的感覺都給壓在了心底,本存死志的他,在這一刻卻也不忍心見到這些自己一手帶出來的兵士與自己一同陪葬。

 此番出戰,階伯是抱著必死之心來的。

 唐軍來勢太猛,十萬大軍有若從天而降,百濟君王扶余義慈驚駭之下,舉全國之兵對抗,甚至將在前線與新羅交戰的黑齒常之調回了百濟。

 新羅與百濟邊境直接呈現不設防的狀態。

 新羅金庾信趁機收復了被黑齒常之攻佔的城池,正準備直逼泗沘。

 階伯見狀毅然決定以死來抵擋金庾信的來襲,他自己散盡家財,募集五千勇士,為了鼓舞士氣,以表必死決心,出擊前還親手殺了妻子家屬,以免他們被俘受辱,以捨生取義的決心抵禦新羅大軍。

 新羅兵最初為階伯不要命的打法略微受挫,但很快就反應過來,將他們困在了黃山上。

 階伯此番出擊,並未想過能活,只是準備了一個多月的糧食,這一被困,立時陷入缺糧境地。

 階伯本打算今夜強行衝殺進敵陣,破釜沉舟,不成功便成仁,卻不想對方竟給自己送來了糧食。

 階伯作為百濟邊將,常與金庾信打交道。在新羅金庾信被尊稱為新羅諸葛亮,是一個極其難纏的對手,他與之幾番交戰,敗多勝少,知其厲害。

 階伯不信金庾信會這般愚蠢,打著糧食在他面前經過,唯一的解釋便是人家故意送的。

 階伯想到了之前的戰鬥,他本抱著必死的決心,可最終卻被逼困在了這黃山裡。

 這預料之外的變故,階伯一開始還以為是巧合,但現在又得到了糧食,心中隱隱有了一個想法。

 “成忠!”

 階伯叫了一聲,一位年輕的將官快步上前,來到近處:“大將。”

 階伯道:“陪我一起走走!”

 成忠是階伯的侍從,是他父親收養的孤兒,陪著他一起成長一起上陣,關係比親兄弟還親。

 “是!”成忠應了一聲,跟在他身後。

 階伯對黃山的地形很熟悉,輕車熟路的從小路來到了山下,就在山腳隨意的走著。

 不遠處有新羅的斥候也不在意,直到金庾信的出現。

 金庾信今年六十六歲,身形不高,但很是魁梧,即便上了年歲,依然可以從他身上看出昔年花郎徒的風采。

 所謂花郎徒是新羅封建貴族階級的青少年團體組織,目的是組織年輕人們一起進行武藝鍛鍊,有點類似於貴族軍校,為新羅培養出很多忠君愛國、英勇頑強的武士。

 金庾信便是其中最出色的一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