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言不信 作品

第312章 魁首(二合一)


 第312章魁首(二合一)

 許敬宗的聲音如若洪鐘,一字一句,激昂熾烈。

 而在他身旁的許圉師卻是冷汗淋漓,心中叫苦不迭,這等晦氣的事情,怎讓自己遇上了?

 宰相負責處理天下事務,工作之繁重並不亞於皇帝,自然不能整日圍著皇帝轉。但皇帝有政務上的問題需要宰相為之解惑,所以衍生了宰相輪換制。

 其他宰相正常公幹,選出兩位宰相隨時輔佐皇帝,為天子解惑。

 今日就輪到許敬宗、許圉師值守議政廳。

 原本只以為輕鬆愜意的過好這一日,畢竟最近朝廷連番大動作,傷了不少元氣,現在君臣上下都默認以民生髮展為主。

 國中無大事,日子自然清閒。

 哪裡想到就在晌午之後,李治突然收到了,侍御史謝春雷的一封密奏,直指監察御史李巢勾結長孫無忌,圖謀造反。

 許圉師或許不是什麼千古名相,能力中庸,但朝廷上的大局大勢還是能夠看清楚的。

 長孫無忌早非昔年那個關隴勳貴的領袖,稱一句待宰的羔羊毫不為過。

 就現在的長孫無忌造反?

 這跟帶著全族人找死有什麼區別?

 許圉師早知道長孫無忌會有被處理的一天,但怎麼也想不到竟給套上一個謀反的罪名。

 李治哭卿卿的,將渴求的目光望向了許圉師,哽咽道:“許卿覺得如何?”

 許圉師只恨不得自己立刻暈厥過去來逃避這一問,面對哭得悲痛欲絕的君上,他最終還是違心的說道:“臣贊同許相公的提議,長孫無忌乃我朝僅餘唯二之元勳,他真有反意,後果不堪設想。”

 李治顯然對這態度不甚滿意,不過在這關鍵時候,他也顧不得那麼許多,只要許圉師點頭同意便好。

 “如此……即是如此!”

 李治猶豫再三,最終泣聲道:“為了江山社稷,真有罵名,便由朕一人揹負吧。”

 他說著鼓足了勇氣,道:“便由許愛卿與辛愛卿負責此事吧。切記了,一定要調查清楚,斷不可讓阿舅蒙冤。”

 “都下去吧,朕心裡不舒服,都別來打擾朕。”

 李治一副我很受傷的表情,屏退了下人。

 在所有人都撤出殿後,李治任由淚水從眼角滑落,人卻跟沒事人一樣,翻看起了今日份的奏章。

 得到陳青兕求見的消息,李治也不擦拭眼中淚水,眉頭卻微不可察的皺起,他現在有些怕陳青兕,並不是對他不滿,而是他每次來都是大事。

 這些幾年,因為陳青兕,他們扭轉了戰略上的漏洞,可褲襠也給掏乾淨了。

 現在他是真想安分一點……

 “請他入殿。”

 李治更清楚,自己不能不見。

 陳青兕一個腳邁入大殿,便見上頭的李治一副我很受傷的模樣,暗叫一聲:“不好!”

 “仁儒”的李治,只要一哭,那流得九成九是鱷魚的眼淚。

 他知自己來得不是時候,卻也瞬間變臉,忙上前兩步道:“陛下,您這是怎麼了?”

 李治愁然道:“家醜不便多言,愛卿來尋朕可有要事?”

 陳青兕一聽家醜,心中有數。李治不想說,他也不便問,只是將自己的猜測向李治細說:“臣想探查吐蕃戰後的人員變動。如果真如臣的猜想,那麼吐蕃內部很可能出現隔閡,加以利用,進而分化,可不戰而勝。”

 李治來了精神,這可是好事。

 對於吐蕃最頭疼的地方就是他們有高原庇佑。

 全力去攻,即便勝了,也是慘勝,且沒有什麼好處,但你不防著他,又容易為他所趁。

 儘管在陳青兕的安排下,吐谷渾承擔了唐軍的軍餉,還在青海湖畔選擇了一處適合耕種的地方,讓唐軍能夠施行軍屯,免去了部分財政壓力。

 但吐蕃有十數萬,他們還是需要在涼隴地界安排軍隊的。

 青海湖的唐軍主要任務還是以防守為主,避免如上次一樣,唐軍的援兵沒到,吐蕃就佔領了八成吐谷渾的疆域,唐軍只能被動的在吐蕃預定的戰場作戰。

 如果吐蕃自己內部出現了問題,他們正好可以乘機解決海東的事情。然後將戰略東移,吐蕃將不再是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