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言不信 作品

第296章 武后駕臨


 第296章武后駕臨

 陳青兕一點一點,自己對於海東局面情況的分析,細細說清。

 在場的諸位,除了李治這個皇帝都是知兵之人。

 但面對分析的如此清晰明瞭的情況,就算是李治也明白了一點,想要打的輕鬆,就直接進攻高句麗,新羅會全力配合,但這樣漢江平原的肥肉,少不得就落到新羅嘴裡了。

 先滅百濟,這仗肯定會難打一些,可獲得的利益卻是最大的。

 李治明瞭的點了點頭,說道:“諸卿還有什麼可補充的?”

 他見諸位盡皆不語,也知海東的事情,已經讓陳青兕說透,便道:“如此,針對速戰速決,與新羅配合,快速解決半島事情,還是進攻百濟?”

 陳青兕表情不變,心裡卻吐槽了一句,你懂個錘子。

 他見李治一副聽明白的表情,還以為他真懂了,可下一句就暴露了這位大唐天子在軍事上的不足。

 哪有兩個選擇?

 進攻百濟是唯一的選擇。

 讓利新羅,確實能打的輕鬆,能夠以最小的代價覆滅高句麗,平定海東亂局。

 可之後呢?

 新羅有可能成為下一個高句麗,東北的隱患依然健在。

 渤海國、契丹怎麼起來的?

 不就是因為新羅起來了,唐朝在東北的影響力下降的結果?

 新羅可以存在,但不能發展起來。

 現在讓利,確實能讓海東儘快平定,未來的隱患卻是不小。

 當然陳青兕並沒有冒失的去挑李治的錯,只是道:“臣以為先滅百濟,更為妥當。”

 李績這老狐狸自然也當作沒聽出來,作揖道:“臣也以為先攻百濟符合我軍利益。”

 蘇定方、任雅相、姜恪三人也不知聽沒聽出李治表露的短見心思,也先後表示進攻百濟更為妥當。

 李治見眾口一致,也放棄了先攻高句麗的念頭,其實他自己心裡是偏向快一點結束海東戰事的。

 這不符合他的性格,卻符合大唐的情況。

 大唐的經濟問題比想象中的嚴重,因為陳青兕的出現,唐朝固然避免了未來被新羅、吐蕃相互拉扯牽制的局面,卻也讓鐵勒、吐蕃的危機提前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