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言不信 作品

第280章 獻策 優勢(二合一)


 第280章獻策優勢(二合一)

 李績長於戰術而短於戰略,更兼也如這個時代的大多人一樣,陷入了迷障之中。

 李治、李績是最早接觸陳青兕《吐蕃論》的兩人,他們也都明白吐蕃的潛在危險以及可怖的野心,他們知道吐蕃很強,也給予了吐蕃足夠的重視。

 但他們最大的問題也在於這個足夠重視……

 他們這個足夠重視,從另外一種角度來看就是一種輕敵。

 他們從來未將吐蕃當作一個真正值得重視的對手,只是承認他們有實力……

 阿史那忠、丘行恭、梁建方、劉仁願能力如何,陳青兕或許不夠了解,但是李治、李績兩人卻很清楚。

 阿史那忠、丘行恭、梁建方、劉仁願四人,前三位都是為朝廷征戰多年的宿將,

 至於劉仁願,那更是朝廷著重培養的第二代將官。年紀輕輕就以武勇晉封上柱國,隨英國公李勣攻打漠北薛延陀,安撫九姓鐵勒,受命經略遼東。

 隨後跟隨盧國公程知節出討西突厥沙缽羅可汗阿史那賀魯,後來還作為朝廷全權代表,多次前往漠北撫慰回紇、鐵勒諸部,又奔赴吐谷渾、吐蕃宣敕,乃是朝廷全力培養的全方位人才。

 這四人任何一人單拿出來,都是顯赫一時的大將,對上中小型國家都是能滅國的存在。

 李治、李績實在無法理解,朝廷都派出了這樣的陣容,為何陳青兕還覺得不夠?

 “小陳先生心思重,天縱之才,憑藉各方資料,便能看出常人看不到的東西。他對吐蕃、還是新羅的分析,可謂字字珠璣,只是終究是各方面匯聚的資料,受資料誤導,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李績作為軍方之首,自然得站在自己人這邊。

 儘管他對陳青兕很是看好,對於他的才能遠見極為信服,卻也不信自己的老戰友身經百戰的老部下會在與吐蕃的對決中失利。

 相比陳青兕,李治當然更加相信李績的判斷。

 李治得到了滿意的答案,頷首道:“朕也覺得如此。”

 李治安心離去了,李績自身反而有些睡不著,在想陳青兕擔心的點在什麼地方。

 實在想不通,李績讓人叫來自己的好孫子李敬業……

 “阿爺!”

 李敬業來到了李績的面前,親暱在他身旁蹲下。

 李績有兩子五孫,但幾個子孫中唯有李敬業是可造之材,其餘都是中材,治理一方善可,可想要撐起李家的門楣,還得看這個長孫。

 為了培養李敬業,李績特地將他從長子李震手上接到自己身旁教導。

 李敬業也不負厚望,弓馬騎射樣樣精通,兵書韜略也應口即來。

 李績對此很是滿意,輕輕拍了拍李敬業的手,說道:“走,陪阿爺出去走走,這些天憋在府裡,身子骨都要黴了。”

 李敬業知道李績的恢復情況,也未阻攔,只是道:“要出去可以,得乘馬車,不許騎馬。”

 李績頷首道:“好!聽你的……”

 李績上了馬車,吩咐道:“去宣陽坊,小陳先生宅邸。”

 李績終究放心不下,決定找陳青兕親自談一談。

 吐蕃這一戰大唐不能敗,一旦失敗影響甚遠。

 同一時間,陳青兕也在自己的書房裡想著對策。

 此次能否保住青海湖,影響甚大。

 這不是簡單的勝負問題。

 鐵勒五部為何反叛,朝廷撫慰的官員在瞭解情況以後,已經有了定論。

 主要原因就在於李治繼位之後,長時間徵召各部出戰,使得部落上下累積了不少的怨氣。

 鐵勒五部如此,其他如突厥、契丹、室韋這些部落也相差無幾,只是畏懼朝廷的強大不敢宣洩。

 一旦在青海湖失利,傳揚開來,將會給朝廷帶來不可估量的後果。

 何況讓吐蕃佔領青海湖,本就是一個極其危險的事情。

 只是……

 陳青兕一時半會兒,想不出什麼法子說服李治同意讓蘇定方從西域撤軍,返回青海湖主持大局。

 他最開始的想法是讓李績掛帥。

 李績老謀深算,在軍隊裡的威望無人可比,由他主持大局,青海湖自是穩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