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言不信 作品

第218章 隨軍都監,代大總管事


 第218章隨軍都監,代大總管事

 “李司空求見!”

 今日三省議事廳是許敬宗、來濟當值,收到陳青兕的上書,覺得事態嚴重,向李治彙報之餘,也派人去請了李績。

 李績上了年紀,平素並不參加廟堂之事,唯有涉及重大軍事,他這位軍方第一人才會受邀出現。

 看著手上陳青兕簡明扼要的報道,李績也想起了新羅、吐蕃之事,脊背上有些後怕。

 如果這幾件事情一起發生,即便強壯如大唐,也會顧此失彼吧?

 其實真讓他猜中了,未來九姓鐵勒反叛,固然因為薛仁貴的超神表現,以自己冠絕天下的箭術三箭定天山大破鐵勒九姓部眾十餘萬,但主帥鄭仁泰過於託大,挑選了一萬四千名最精銳的騎兵晝夜北進,越過沙漠,結果毛都沒尋到,糧食消耗殆盡,人馬相食,所剩兵馬二十之一。

 此戰固然大勝,唐軍卻付出了不小的代價。

 隨即又陷入了海東半島的泥潭,吐蕃也因此坐大,成為能與唐朝抗衡的存在。

 以大唐之盛,新生力量的吐蕃想要單獨對抗是很難的,只是東一榔頭,西一棒槌,西西突厥,北鐵勒,西高句麗、百濟、新羅,南吐蕃,輪番消耗,因故呈現力有未逮的局面。

 “陛下,臣以為當前之事,不是如何想著出兵,而是如何應對消息敗露之後的孤注一擲。”

 李績說道:“老臣很認可陳先生的判斷,現在他們還沒有做好與我們為敵的準備,提前敗露,必然會有所行動,不會坐以待斃。必然會向極北,或西北方向逃竄,以遠離我朝掌控範圍。”

 因為海東一直存在隱患,大唐在東北的營州方向佈置了不少兵馬,還安排了宿將程名振坐鎮。

 周邊如契丹、室韋等部也與鐵勒不對付,故而漠北的鐵勒諸部是不可能向東北轉移的,唯有極北與西遷這兩條路可走。

 極北天寒地凍,人跡罕至。西遷也要穿越大漠,不管怎麼選擇都需大量的物資支持。

 遷徙之前掠奪一波,是最穩妥的辦法。

 尤其是遊牧民族擁有即戰的特點,只要一聲號令,族中男女可立即為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