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言不信 作品

第三十一章 真學渣與真學霸


                 若說在辦公署小院外的程伯獻是一隻趾高氣揚,意圖戰鬥的公雞,那麼踏入小院之後,程伯獻便是得了瘟病的雞,說話都不利索了。

  陳青兕看著面前臉露哀求之色的程伯獻。

  在他面前是程伯獻過往的成績單,足足八份。

  程伯獻今年十八,十歲入的國子監,入學八年,正是他所有的成績單。

  頭兩年是中第,第三年是中下第,往後四年都是下第。

  唐朝這邊的考試製度與後世大不一樣,沒有那麼多的考試,多是一年一考核,也沒有詳細的成績,只有上第、中上第、中第、中下第、下第。

  根據國子監的規矩,國子監生員學習成績連續三年居下第者勸退。

  也就是程伯獻有個好祖父叫程知節,換一個背景差一點的,早就給驅逐出國子監了。

  “其實,你這次成績考的不錯。”

  陳青兕並不是安慰程伯獻。

  他研究瞭解過程伯獻在國子監的經歷。

  程伯獻出身顯赫,儘管出身將門,自幼學習武藝,可對於文化的教育並沒有落下,只有到了一定的地位才會懂得知識的重要。真正的大軍團作戰,個人勇武微乎其微。

  程家不可能將自家子孫往莽夫上培養。

  故而就算成績無法拔尖,也是中等水平,不至於淪為下第。

  是因為入學的第三年,程伯獻與博士發生了衝突,然後被崔老夫人逼著登門道歉。

  程伯獻當年正值叛逆巔峰,自此之後,自暴自棄,寧願捱揍也不願意學,此後年年下第,成為了一種習慣,完全放飛自我。

  但最新的試卷,就是第八份,陳青兕明顯能夠發現程伯獻是用心盡力去寫的,只是這些年的放縱,自身的知識跟不上進度,以至於依舊是下等。

  同樣是下等,在陳青兕眼中,卻有著不同的意義。

  程伯獻可憐兮兮的眼中閃過一絲欣喜,道:“先生知我。學生以往覺得那些博士先生……”

  “好了!”陳青兕並不想聽緣由,也覺得無必要聽。

  當年的事情大人有大人的角度,小孩有小孩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