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言不信 作品

第二十一章 不見得只有兩種走法


                 李義府有些心煩,對於陳青兕的表現,產生了十足的危機感。

  王德儉卻有些不理解,都什麼時候了,廟堂上最激烈的爭鬥,宰相級別的對抗。

  現在不關注韓瑗、來濟,不關注孫處約,卻在乎一個小小的國子監監丞。

  這是作何道理?

  王德儉很想建議李義府莫要去理會陳青兕,將目光轉移到大局之上,只是攝於李義府行事的狠厲,不敢多言。

  李義府看出了王德儉心中所想,卻也不解釋什麼。

  王德儉與他同為中書侍郎,論及才智,李義府自問比不過足智多謀的王德儉,他能爬到今日,王德儉功居第一。

  李義府能夠居於王德儉之上,除了手段更加狠辣之外,靠的便是對李治的瞭解。

  李義府是最早跟隨李治的人,比任何人都早。

  在其他人都將寶壓在李承乾、李泰身上的時候。

  李義府因為運氣,受李世民指派服侍晉王李治。

  李義府最開始還不情願,在那個時候,沒人會想到最透明的晉王李小九能笑到最後。

  天大的餡餅就掉在了李義府的頭上,李治成為皇太子以後,一直服侍他的李義府自然水漲船高,成為太子舍人、崇賢館直學士也是第一心腹親信。

  對於李治的脾性,李義府自問沒有人比他更加了解。

  在世人都覺得李治懦弱的時候,李義府就已經發現自己侍奉的對象是一頭偽裝成貓的老虎。

  看上去人畜無害,實際上最有手段不過。

  李義府跟了李治多年,深知李治除了想要當一個不亞於自己父親的皇帝外,還想為大唐壓下威望日盛,嚴重威脅皇室權柄的關東世家。

  他李義府願意成為李治手中砍向關東世家的刀,在李治的支持下,他聚集了一群寒門子弟,有今日的地位。

  李義府知道,李治並沒有將所有希望都寄託於他。

  以上官儀為首的科舉一派也是李治針對關東世家的棋子。

  為了證明自己才是最好的刀,李義府多引腹心、廣結朋黨,成為了朝野上下人人敬畏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