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言不信 作品

第五十九章 青溪三絕


                 陳青兕這番話可比駱賓王有水平多了。

  文采不代表情商。

  駱賓王的文筆那是毋庸置疑的,罵人都不帶髒字。

  但他對宮體詩的態度過於偏激,容易得罪人。

  畢竟玩宮體詩的人固然小眾,卻是天底下最有權勢話語權的那群人。

  得罪了他們,不經意的作弄一下,就能讓人仕途坎坷。

  故而初唐四傑這些先驅,於仕途上,沒有一個順利的。

  陳青兕自然不願步入後塵,但到了這一步,也由不得他不當這個先驅者。

  所以他將新體詩跟大唐連在了一起。

  事實其實也是如此,唐朝思想開放,包羅萬象。

  在唐朝長安你可以騎著突厥的戰馬打吐蕃的馬球,也可以喝著西域的葡萄酒看著新羅婢跳舞……

  海納百川,萬國來賀,此時正是至漢以後,民族凝聚力最強的時代。

  文化精神充滿了豪放的張力,思想逐漸前衛,遠不是南朝偏於一隅的宮廷文藝可以相比的。

  新體詩的出現固然是有王勃、楊炯、盧照鄰、駱賓王、陳子昂等人的改革,卻也是因為受到這個時代盛世氛圍的感染有關。

  如果不是盛唐氣象,王昌齡未必就寫得出“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這樣的字句。

  李白或許還是李白,卻也不見得能那般瀟灑肆意。

  唐詩能稱之為唐詩,便是受到了大唐盛世氣象的影響。

  現今大唐王師縱橫天下,一敗難求,身為唐人無不自豪。

  故而陳青兕高聲道:“觀光曾說新詩可稱之為青兕體,在下覺得不妥,委實受之有愧。先有我大唐氣象之壯麗,才有今日文壇之百花綻放。我等方能如此恣意地聚在此地開詩會品評天下,我陳青兕焉能一人沾光?新的詩風可稱為盛唐體,映照大唐繁盛之氣。”

  這一番話,說的周邊大唐新時代的年青人是熱血沸騰,紛紛振臂高呼:“盛唐體,盛唐體!”

  許圉師聽著四方的呼喊,捻鬚微笑,暗歎:“現在的青年人,真了不得。”

  盛唐體的橫空出世,固然會讓老一輩熱衷於宮體詩的人不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