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言不信 作品

第三十八章 天助我也!


                 桐廬縣。

  姬溫正在伏案處理縣內事務,看著各鄉村統計上來的桑蠶數據,情不自禁的笑出了聲。

  “天助我也,天助我也!我姬溫連得上天庇佑,此前不順,定是上蒼對我之考驗。苦盡甘來,便在今時。”

  他連續說了兩個“天助我也”,來感慨自己得上天庇佑。

  姬溫前半生可用命途多舛來形容,他出身寒門,與陳青兕一樣,在世家舉辦的學塾中讀書成長。他比陳青兕出身更好一些,不用花時間農忙,養活自己,能夠將所有時間都用在讀書上。

  他成績名列前茅,但因出身問題,並不得看中,還受人欺辱,一氣之下入京趕考,想要憑藉自己闖出一片天地,讓那些笑話他的人知道,莫欺少年窮。

  姬溫如願以償高中狀元,只是這個時期科舉不夠完善,狀元並不值錢,也就比隋朝時期,需要五品大員推薦有資格參加考試的情況要好一點。

  因制度的不完善,姬溫這個狀元並未得到認可,只是在長安籍籍無名擔任一小官,直到遇上了上官儀,來到了桐廬縣。

  其實姬溫初到桐廬縣的時候,心情也如陳青兕一樣,拔涼拔涼的。

  每天醒來第一件事就是求神,乞求老天爺莫要將災難降臨在桐廬縣。

  全縣老弱婦孺佔據七成,沒有一點抗災自保能力。

  風調雨順還勉強苟活,一旦天空不作美,來個水旱雪寒之災什麼的,得死一片人。

  得老天垂憐,睦州自陳碩真起義失敗以後,一直風調雨順,境內因戰亂留下的老弱婦孺得以安穩度日。

  姬溫求了一年半,終於在今日取得了令人欣喜的成績。

  經過一年半的發展,今日縣裡的桑蠶迎來了大爆發,只要依照計劃行事,桐廬縣能自己生產綢緞,自給自足,從而漸漸擺脫貧窮。

  姬溫喜不自勝,甚至有些忘形,似乎看到了大好的前程在向自己招手。

  長史計濤求見的消息打斷了他的自我陶醉。

  “進來!”

  姬溫讓自己冷靜下來,繃緊著臉,作出嚴肅姿態。

  計濤大步入內,表情愉悅,說道:“趙東家對於我桐廬縣的情況很是滿意,決定返回蘇州向他們家主彙報此事。從趙東家的表情可以看出,他們對桐廬縣的環境情況非常中意,此事可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