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不十 作品

0538 在霍總這裡,沒有停戰的說法!


                   霍利在這場舉世矚目的大戰開打之前,留在海南的那一個月,只做一件事,研究對手。

    滴滴是易速出行崛起必須翻過的山,滴滴的程維就成了霍利的重點研究對象。

    從他開始創業走到現在,每場仗,每個關鍵節點,霍利都在研究。

    這個人有一個致命的弱點,中庸思想太重了。

    或者說是輸不起。

    見到形勢不對跑的比誰都快。

    這也是滴滴為什麼無法再往上走一步的主要原因。

    想法多,嘗試多,但是遇坎就收,及時止損。

    對一個企業管理者來說,屬於正常思維。

    但是對一個戰略家來說,過於保守,一旦遇到霍利這種激進的對手,就會吃大虧。

    霍利對左盈盈說,程維要求和停戰了,就是對他性格的分析。

    當年也是在這種打的最激烈,滴滴快要喪失市場主導權的時候,程維主動找天使投資華興資本做中間人,和快的停戰求和。

    快的滴滴合併之後,程維玩上了宮鬥戲。

    玩權謀,他是一把好手。

    但是打硬仗,屬實差了一點。

    果然和霍利猜測的一致,網約車補貼戰打了43天,滴滴求和了,這次找的中間人,霍利不用想也能猜到。

    騰訊!

    作為滴滴、易速出行和t3出行的共同股東,程維邀請他來調停也最為合適。

    這場仗也讓騰訊看到易速出行的強勢崛起,整合市場的幻想是破滅了,只能改變戰略,在後續融資中繼續為易速出行輸血,衝擊上市。

    滴滴準備募資再上市。

    t3也準備上市。

    如果易速出行接著準備上市,騰訊在這三筆投資中就賺翻了。

    並且成為了網約車市場的主導者。

    不過這次給霍利打電話的不是馬化騰,而是二把手劉志平。

    誰打這個電話,就代表誰的意思。

    霍利已經知道馬化騰想要表達的意思了,他還是保持著不插手的態度,是停還是繼續打,你們自己玩自己的。

    保證騰訊最終是受益者就行。

    所以二當家劉志平這次當中間人來協調,也只是作為三家公司共同的股東,表現一個有責任的態度出來。

    完全可以不聽。

    是的!

    霍利根本沒想停。

    在對手越想退縮的時候,追著打,搶來的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