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不十 作品

0535 套路再多,霍總也能應付


                   滴滴出行每日單量在兩千萬以上,如果按照14~16年網約車風口上那種燒錢打法,虧起來太嚇人了。

    根本扛不住。

    只有靠著自己在市場上的霸主地位,壓榨司機用於補貼乘客,守住市場,加強滲透。

    現在面對易速出行的兩頭燒錢模式,滴滴的市場份額有明顯的下降,有點守不住了。

    Ceo程維和coo柳青,把關注點放到了易速出行推出的“白跑計劃”上。

    易速出行的註冊司機達到了8萬人,通勤司機維持在四五萬人左右。

    如果說放任易速出行“白跑計劃”的裂變,不去和它競爭,那麼易速出行的司機會以極快的速度發展成一個龐大的群體。

    四五萬司機的補貼,易速能承受補貼帶來的虧損,那麼十萬二十萬的司機,易速還能承受的起這麼大規模的補貼嗎?

    加上乘客的補貼,每日虧損至少會翻三到四倍。

    意味著易速出行每日虧損可能達到七八千萬。

    這個速度虧下來,易速堅持不了多久又要融資。

    背後的資本方比易速出行還要急,一定會重新考慮易速團隊的能力,不會輕易投錢。

    滴滴可以輕易而舉地拖垮易速出行,甚至可以在易速出行資金鍊斷裂的時候,讓騰訊這位共同股東站出來牽線,收購易速。

    判定之後,程維和柳青開起了自殺式打法,以退為進,讓易速做大市場。

    當然,也不是毫無邏輯讓步。

    滴滴在一二線城市的滲透率最高,達到了50%以上,在三四線城市和區縣滲透不到20%。

    所以滴滴這次的自殺性打法讓的不是大城市市場,讓的是滲透率更低的小市場。

    在廣州、深圳、京城、上海、成都、杭州這種百萬定單量的城市,滴滴的戰術不便,還是依靠市場統治地位壓榨司機,補貼乘客。

    在江城、蘇州、廈門、青島、長沙、武漢、南京……這些50萬訂單級別的城市,滴滴降低了補貼力度。

    在30萬以下單量的城市,滴滴直接不做任何補貼了。

    意味著把50萬單量級別和30萬單量級別的城市份額讓出來,你有多大能力搶多大飯吃。

    此舉不僅僅是想要拖垮易速出行,還要把易速出行趕出大城市,去小市場喝湯。

    自殺式打法一出。

    易速出行的市場份額明顯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