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者近水 作品

第57章 工筆鑲嵌(第2頁)

 仇英是明代有代表性的畫家之一,與沈周,文徵明和唐寅被後世並稱為“吳門四家“。他出身工匠,早年為漆工,兼為人彩繪棟宇,後從而業畫。年輕時以善畫結識了許多當代名家,為文徵明、唐寅所器重。畫法主要師承趙伯駒和南宋“院體“畫,青綠山水和人物故事畫,仇英擅人物畫,尤工仕女,筆力剛健,特擅臨摹,粉圖黃紙,落筆亂真。至於發翠豪金,綜丹縷素,精麗絕逸,無愧古人,尤善於用粗細不同的筆法表現不同的對象,或圓轉流暢,或頓挫勁利,既長設色,又善白描。

 張桂芳是美術出身,這些天在苦思如何拓展業務,雖不知這畫的真假,但看到圖畫後是猛然一震,這畫形象精確,工細雅秀,色彩鮮豔,含蓄蘊藉,色調淡雅清麗,融入了文人畫所崇尚的主題和筆墨情趣。更關鍵的是自個找到了一個靈感,可以用平鑲的彩石鑲嵌技法,把古代的工筆畫用另一種形式給複製出來。

 張桂芳客氣地嚮應會長作了個揖說道翁,可否允許我拍一張仇英漢宮春曉圖的照片,我有個想法,想把它用彩石鑲嵌的形式直接製作在牆壁上,可以向客人永久地展示。”

 應會長興奮地回答說畫易壞,能製成彩石鑲嵌,這是大好事,儘管拍攝,玉石用材上有什麼缺少的儘管提,我家不差錢。就一個要求,這是應氏家傳的寶貝,天下獨一份,你得承諾,彩石鑲嵌作品製作完畢後,不得再給他人制作此圖。”

 商業運作最怕的是沒有思路,有了這個思路,不僅僅侷限於這張工筆圖畫,傳世的工筆畫不在少數,總能在雜誌上、書藉上、日曆上找到一些真跡的印刷品的。張桂芳點頭答應,用單反機從不同的角度攝下照片。

 漢宮春曉圖雖美,但作為客廳中堂懸掛,卻略顯得小了些。張桂芳計劃用彩石鑲嵌讓圖畫比原圖在長與寬上更增一倍。雖說這是按比例放大,並不算再創作,但還是得先要畫好稿本,在牆定位,勾勒輪廓後,原工筆畫法中的填色便得以彩石鑲嵌來體現了,大塊的色澤還好辦,認真些總可以挑到類似色彩的玉石,過度色的就難辦了,由深入淺,玉石不僅得有漸漸的色彩變化,更難的是相鄰位置要保持色澤的統一。怎麼辦呢?張桂芳挑了一大筐的蜜蠟,都挑不出這麼多的相配的玉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