毒死不管埋 作品

第三章 合作愉快,伊瑪目先生

前去伊朗的路途實在是過於遙遠,相比之下,侯賽因派遣的密使僅用不到兩週時間就隨商隊抵達薩達城,這裡是也門北部的一座歷史悠久的商貿城市,作為中轉站維繫著漢志與也門之間的貿易來往,是栽德派政權的主要根據地,在後世也是“真主輔士”運動的起源地。

 控制這裡的現任伊瑪目是葉海亞·沙拉夫,他是幾十年前的伊瑪目艾哈邁德之孫,在扎菲爾攻陷薩那、將前任伊瑪目曼蘇爾·穆罕默德俘虜後積極活動,接過領導權繼續與塔希爾王朝的戰爭。

 此外也門的栽德派還有一位伊瑪目哈桑,然而他並非戰士、君王,則是一位文人、思想家,並積極為弱勢群體提供庇護,大量因戰爭而出現的寡婦、孤兒都在他控制的清真寺得到接濟得以存活。哈桑在全體信徒之間的政治影響力比較有限,但葉海亞並不能直接消滅他以統一教內權威。

 然而,扎菲爾的統治以他意想不到的方式崩潰了,來自伊朗的什葉派瓦解了塔希爾王朝的權威,成功迫使也門的遜尼派領主們俯首稱臣。這讓他可以撿漏奪回薩那並擊殺仇敵扎菲爾——這進一步鞏固了他的領導地位。

 接下來的事態發展更是脫離伊瑪目的預想,也門總督出其不意的突襲讓薩那得而復失,伊瑪目不得不參加由伊朗總督主導的也門弭兵會議,並迫於壓力停止軍事行動,讓山區迴歸和平。

 葉海亞只把這看作是短暫的休戰,並不存在什麼永久和平,尤其是當前的局勢並不利於栽德派以及他本人。

 馬穆魯克密使的到來可謂是與意欲繼續鬥爭的伊瑪目一拍即合,葉海亞在哈迪清真寺的庭院中接見來客,此次會談如使者所願是私密的。

 “願真主賜福您,尊敬的伊瑪目。鄙人奉主公吉達總督,尊貴的埃米爾侯賽因之命向您傳達他的意願。”向葉海亞行禮致敬的馬穆魯克使者開門見山:“我的主公聽聞貴方的抵抗現在遭遇些許困難,他十分關切此事,想要伸出援手提供支持,特別是如今貴我兩方有著共同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