毒死不管埋 作品

第八十七章 御用商人的野望

“聖上這麼想,自然有他的深謀遠慮。”

 艾哈邁德與侯賽因並行走出宮殿,御前會議結束後,這兩文武官員的頭領簡短地議論著這此次御前會議的內容。與萬王之王的意見分歧被他們迅速拋諸腦後,做好君主奴僕的本分。

 為援助巴巴里海盜而忙碌的還是軍務維齊爾和大埃米爾,一份物資清單被迅速草擬出來——列在首位的便是各類火器,從重型火繩槍到後裝回旋炮,還有僅能裝載在槳帆船船首的重炮。

 然而麻煩的是目前安納托利亞的生產力幾乎被摧毀殆盡,諸多工匠被裹挾到伊拉克和阿塞拜疆。由於缺乏貫穿東西的水路,很難說將火炮和火藥從巴格達運到伊茲密爾比從大不里士出發更方便。

 若是自格魯吉亞下海走水路運到伊茲密爾……這個方案可謂逆天,不說奧斯曼海軍截道的潛在危險,博斯普魯斯海峽的通行權還在對方手中。法提赫蘇丹為征服君士坦丁堡所做的準備工作之中,便有在海峽的最狹窄處的西岸修築堡壘架設火炮以阻止自黑海向拜占庭的增援,一艘威尼斯商船曾以身試法,在戰時試圖帶著黑海的糧食強闖通過,被毫無懸念的擊沉,倖存的船長和船員被撈上來用尖木樁處死示眾。

 這座被命名為魯姆堡——又被比喻稱為“割喉堡”——的海岸防禦工事目前仍在運作,任何商船通過海峽都要在這處海關稅所繳清通行費,介於目前兩國仍在維持戰爭狀態的狀況,除非伊朗船隻旱地行舟,否則不可能在奧斯曼人的炮口下通過海峽。

 當下唯一的辦法就是讓馱畜穿過荒涼的半島,將物資運到伊茲密爾,並即刻開始恢復本地原料的供應,直接從巴格達和大不里士遷移一批工匠至伊茲密爾就地鑄炮。

 排在火器和火藥之後的物資便是甲冑和船具,給巴巴里海盜的護具以鍊甲衫和鐵頭盔為主,這樣的防護水平與在印度洋服役的伊朗水兵相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