毒死不管埋 作品

第一百二十章 首戰告捷的新增威望

在海上局勢愈發緊張之時,在扎格羅斯山開展的秋季圍獵真有條不紊的進行著。自易卜拉欣遷都伊斯法罕後,因為國都西臨扎格羅斯山區,他便就近選中幾處連在一起山林草地圈成新的皇家獵場,並在秋季圍獵前就與伊斯邁爾在此遊玩一週,還命狩獵總管在臨近水源處選址修築用於休憩的狩獵小屋。

 不過在皇家圍獵這樣重大場合,臨時修建的小屋未免不夠氣派,萬王之王還得在門前的空地讓侍從紮好御帳,直到建築工將小屋擴建成與他身份相匹配的行宮。

 遷都之後的第一次皇家圍獵的參與者比先前更多,除去原先就支持薩法維家族的奇茲爾巴什部落和已經歸順的白羊王朝舊部,這次他還見到了有意獲取寵幸的新部落,包括隨烏斯塔吉汗前來的一些庫爾德部落頭人,來自帝國東南部的俾路支人、阿富汗人,和東北部的蒙兀兒人、突厥人等。若是將獵場改成展覽館就能順利地轉變為萬王之王治下的諸遊牧部落展覽會。

 而萬王之王也是不辭辛苦,在數日圍獵後的儀式中一一收納這些部落頭人奉上的效忠,並賞賜他們高級軍官禮服、配飾、甲冑等身份象徵。

 見識過薩法維騎兵強大的部落頭人都覺得投靠“眾汗之汗”這是個正確的決定,在儀式之中,所有新被接納的部落頭人都高呼萬歲,並行跪拜禮。

 在場觀看的還有外國使者,除去常駐伊朗的威尼斯大使,還有哈薩克、韃靼使者等,無論是哈薩克汗還是阿斯特拉罕汗都想增進與鄰近強權的關係。

 作為斯拉夫白奴生意的大主顧,伊朗已經與阿斯特拉罕建立了緊密的經濟聯繫,裡海南北岸之間有數十艘商船來往,阿斯特拉罕城已經形成了伊朗社區並駐有領事,汗王還與底萬簽署了貿易協定,確保外銷的奴隸優先滿足伊朗商人。

 奴隸、毛皮等東歐特產向南流動,絲綢、軍械、香料等伊朗產品向北流動,還有部分什葉派向北前去韃靼人的地界定居傳教,這促使剛剛繼位數年的卡西姆汗派遣使者南下與萬王之王商討傳教和商貿諸事。

 而易卜拉欣則想讓途徑阿斯特拉罕的中亞朝聖者和商人都被引導到伊朗來,經過伊朗的貿易和朝覲路線越多,他的金庫就越充盈,國際地位也會越發高漲,無法動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