毒死不管埋 作品

第五十七章 烏茲別克新汗

    不待善後工作的完成,易卜拉欣便在行營內召開作戰會議,準備在諾魯孜節前奪取花剌子模和塔什干並班師返回大不里士。

    “根據斥候探查,雖然月即別人在撒馬爾罕城下損失慘重,但包括忽春赤、速雲赤等蘇丹卻安全地擺脫了追擊,他們返回塔什干不過是時間問題。但因為我軍的追擊,他們無法在途中收攏潰兵,只能放任士兵自行逃散,對於有多少人能夠自覺返回塔什干我是持懷疑態度的。”此時正在行營大帳內介紹形勢並在最後附上看法的是主導了戰役最後追擊階段的伊斯邁爾。

    “這樣一來,接下來收取花剌子模和塔什干的戰事就不會太過艱難。收攏敗兵是一回事,昔班尼汗可是死了,月即別人要想做點什麼還得先選出新汗王才行,這中間可少不了明爭暗鬥。”易卜拉欣緊接著給出他的看法,並得到了在場高級軍官的贊同。

    接下來他將規劃展開:“我打算兵分兩路,趁機將花剌子模和塔什干都收入囊中。我打算各分出十個團用於攻略兩地,剩餘部隊則留在撒馬爾罕用於穩定河中局勢,你們覺得如何?”

    對於部隊的具體構成,大致便是五個團的紅頭配五個團的步兵,為了保障機動能力易卜拉欣還打算撥給大量馱畜,讓步兵能夠騎驢或是騾子以能和騎兵一起快速行軍。

    誰來指揮這些部隊成了眾人爭論的焦點,花剌子模方向已經內定是伊斯邁爾了,誰來負責掃蕩塔什干和錫爾河岸是唯一的問題。

    易卜拉欣最後權衡一番,沒有選擇羅姆魯汗和塔利什汗,而是任命凱霍巴德作為統帥。當然,因為凱霍巴德與塔利什汗的關係,在場眾人不免認為塔利什部被偏愛了。

    “是,陛下,臣一定能向您獻上勝利。”凱霍巴德先是詫異地與其父對視一眼,而後向沙赫行禮致謝。

    他接下來談到費爾干納問題,根據信使在幾個小時前送到的消息——正在安集延的巴布爾之弟賈漢吉爾已經被親薩法維勢力控制住了,檀巴勒在書信中向易卜拉欣獻媚,希望能夠獲得費爾干納的統治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