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彥 作品

第135章 有為有不為


                 “陳永權!”吳超群看著一屍體道。

  這是最後落入水中的那名工作人員,工作服都還沒有腐爛。

  “都找到了?”吳超群驚訝道。

  “嗯,他們被大魚拖到湖底,埋入淤泥裡,浮不上來。”桑彥毫不臉紅地胡謅。

  王恆炳是老江湖,他自然看得出,長期泡在水裡,和只泡幾個小時的區別。

  不過,有必要拆穿西洋鏡嗎?

  他意味深長地看了桑彥一眼,點頭道:“唉,一場慘劇,竟然是一條大魚惹的禍!佳緣,快去訂購五套乾淨老衣,準備五口棺材。死者為大,他們雖然是為前任老闆工作時遇難的,我們也不能怠慢。”

  王佳緣馬上通知手下,用最快的時間,把老衣、棺材運到位。

  一個小時不到,老衣、棺材和一箱紙錢到位。

  所有留下的員工,都來到湖邊,幫忙給逝者換上老衣,放入棺材。

  “聽說,那邊有一個道觀,我們去看看。”桑彥提議道。

  簸箕池作為aaaaa級景區,上面的人文、自然景觀眾多,道觀也是其一。

  道觀名朝陽觀,建在一根大石柱上。

  石柱從半山腰生出,比山頂還高十多米,如同一根大香燭插在山上。

  因此,這個景點也有一個名目,叫一炷香。

  邁過一道玻璃廊橋,大家進入道觀中。

  道觀年久失修,正殿供奉的真武大帝,也不知去向。

  道觀的地理位置特殊,規模也不小,本來是一個很好的吸引遊客的地方,但是前任老闆後面幾年,採取的是殺雞取卵的態度,沒有認真經營。

  連道觀都不想花錢維護。

  “傳說,張三丰曾經來在這個道觀中修行三年,過去香火旺盛。”吳超群介紹說。

  站在道觀的山門前,簸箕池和其他景觀盡收眼底。

  “景區事故的影響,短時間難以消除,你們也不用急,”桑彥建議道:“王老看看能不能聯繫一下,請在華夏有影響的道家團隊,藉著修復道觀的名義,做一次羅天大醮。”

  王恆炳道:“好主意,這也算對五名因此殉職的工作人員一個交代。”

  “對,羅天大醮期間,景區不收費,歡迎所有人前來參觀。”桑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