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賣菜


                 合同簽訂了,承包款打了,五百畝土地的使用權拿到手。

  桑彥立即把公司也註冊了,名叫桃源洞生態農業開發公司。

  公司註冊都是在網上操作,十分方便。

  最初,桑彥承包這些土地,其實並不在乎能不能賺錢,只是他覺得將它們拿到手,今後桃源洞這一塊地方都屬於他的地盤,很多事好操作一些。

  如果其他人將這些土地承包了,在裡面搞開發,自己的寧靜就會被打破。

  不過,真把地拿到手,他才發現張鐵志的擔心並不是沒有道理,老人家還是有經驗:今後不僅每年承包費要交,而且買種子、種苗、肥料,請人耕作、採摘,花費都不少。

  茶園、水果,要幾年後才有收入,短期還沒有指望。

  這樣算來,一年在這些土地裡投入的錢不少於五十萬。

  村裡有的老百姓,聽說桑彥把集體的土地承包了,也來找他,想把自家在桃源洞的土地承包給他。

  這樣算下來,自己前些時候賺的錢,還真不夠看。

  也難怪,現在都沒有人願意種莊稼了。

  桑彥心中盤算著,一眼看到首批種下的蔬菜,可以食用了,他心中有了主意。

  把成熟的波菜、小白菜和折耳根採下一批,在河裡淘洗乾淨。

  家裡有一臺電動三輪車,是父親送酒用的。桑彥把三輪車開到桃源洞,將洗乾淨的蔬菜裝了滿滿一車。

  桑彥準備去集鎮裡去賣菜。

  集鎮離桃源村只有十多公里,桑彥開著三輪車,一會兒就到了。

  中學七、八、九年級,桑彥是在集鎮中學讀的,對集鎮特別熟悉。

  不過,一到集鎮口,他便大吃一驚。

  三年沒來,集鎮面目全非。

  變化首化來自高速公路的開建。它是縣裡唯一的高速公路,沒有經過縣城,卻把出入口設在集鎮。

  集鎮對面的大山,隧洞施工如火如荼。

  集鎮的基礎設施改造也在加緊施工。

  無數人看到商機,準備在集鎮來發展。

  進入集鎮不到一百米的路上,桑彥聽到好幾撥人在興奮地議論集鎮新開發的小區,說要修數十棟高樓,比縣城裡的小區還要高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