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霞溢光 作品

第3章 申河之戰(一)

成吉思汗率領六萬蒙古騎兵來到申河北岸二百里處,卻見拖雷率領軍隊正在撤退。成吉思汗大怒,命人將拖雷綁縛至汗帳問話。

成吉思汗對拖雷說,扎蘭丁等人都是殘兵敗將,你的人馬難道連他們都打不過嗎?你怎能率軍撤退?

拖雷慚愧的說,先是兒臣過於輕敵,後是因為扎蘭丁率領的軍隊有大象助戰,兒臣率領的軍隊不是他們的對手,為保存實力只得撤退,請父汗治罪。

成吉思汗說,你把戰鬥經過細細講來。

拖雷說,兒臣在申河北岸訓練戰馬,徵召步兵,到扎蘭丁率軍攻打我軍陣地時,我們的戰馬基本可以游水,徵集的步兵也有兩萬人。正在此時,扎蘭丁等人率領花剌子模軍隊來到申河南岸。他們大約十萬人馬,全部是騎兵。兒臣看他們的樣子,似乎準備準備渡河。兒臣不敢怠慢,一邊派信使向父汗稟報軍情,一邊排兵佈陣準備戰鬥。兒臣讓一萬騎兵全部下馬,挽弓搭箭準備射殺來犯之敵;讓兩萬步兵陣列岸邊,伺機砍殺上岸之敵。但是花剌子模騎兵沒有急於進攻,卻向兩邊分開,從後面開來上千個龐然大物。走近以後,兒臣才看清楚,那些龐然大物全部是身披鐵皮的大象,每個大象背上都安有木架,上面至少十名士兵,他們雖然穿著花剌子模騎兵的衣服,但看他們的模樣應該是印度士兵,而且全部身披鎧甲、手舉鐵盾。那些大象下水以後,很快遊向北岸,兒臣趕緊命令蒙古騎兵放箭阻擊,但是幾萬支弓箭射在那些大象的鐵皮上和那些士兵的盾牌上,都掉在水裡。眼見那些大象馬上登上北岸,兒臣只得命令全軍後撤二里,想利用蒙古騎兵的衝擊力打敗這些大象。誰知撤退至二里處,兒臣命令蒙古騎兵向剛上岸的大象發起衝鋒時,那些戰馬卻裹足不前。當那些大象發出像吹喇叭一樣的聲音向我們進攻時,我們的戰馬卻掉頭後跑,不論蒙古騎兵怎麼鞭打它們,它們也不敢回頭。兒臣無奈,只得帶著他們撤退。那些花剌子模騎兵也衝上岸來,在那些大象的帶領下,繼續向我們進攻。我們只得一路後撤,而那些步兵跟不上我們的速度,小部分被花剌子模騎兵殺死,大部分作鳥野獸散。兒臣不得已,才率領全軍後撤至此處,請父汗責罰。

成吉思汗正在思考應不應該處罰拖雷,旁邊的耶律楚才說,成吉思汗,戰馬看到比它體積大許多的動物,確實會驚慌失措,拖雷王子戰敗情有可原,就不必處罰吧。

成吉思汗起身為拖雷解開繩索說,你先下去,整頓兵馬,準備反攻。

拖雷叩謝而去。

成吉思汗對耶律楚才說,先生可有破敵之法?

耶律楚才說,這很簡單,成吉思汗以前也用過。這些大象怕火炮,聽到火炮的爆炸就會轉身逃跑。

成吉思汗說,可惜我們從中原和西域帶來的火炮已經用完了。

耶律楚才說,我在哥疾寧城駐守時,看見附近一些礦石,可以作為製作火藥的原料,臣以前學過道家的煉丹術,和製造火藥的方式異曲同工,臣願意去試試。

成吉思汗說,那好,我派一支後勤步兵萬人隊協助你去開採礦石,提煉火藥。不過我估計這至少需要一個月吧,當務之急是如何應對近在咫尺的印度大象戰隊和花剌子模騎兵?

耶律楚才說,只有把我們留在哥疾寧的重兵器車兵拉過來,應該可以抵擋大象戰隊。

成吉思汗說,馬上傳我的命令,讓駐守哥疾寧城的重兵器車兵萬人隊馬上南下。我們則且戰且退,與重兵器車兵匯合後,再共同抵抗扎花剌子模軍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