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南嶽1 作品

第602章 不成朋友,更不能成為對手(第2頁)

  更何況,這是一個隨時充滿了危險的職業。一個小小的疏漏,就有可能鑄成大錯。

  但凡礦場,就沒有不出礦難事故的。

  高成林的伏龍山金礦,也經常出事故。

  出事故不怕,怕的是事故死人。按照慣例,每死一個人,礦場就得賠償近百萬的賠償款。如果一年多出了幾樁事故,多死了幾個人,很可能會將礦場壓垮。

  於是,有人給他出主意。蒐羅社會上的流浪乞討人員下井挖礦。

  挖礦是項沒有多少技術的活。只需要有力氣,人人都能勝任。

  出主意的人告訴他,利用流浪乞討人員挖礦,幾乎沒有後患。只要事情做得隱秘一點,鬼都不曉得。

  高成林一拍大腿,連聲叫好。從那以後,礦山逐漸將礦工清退,轉而進來了一批身強力壯的流浪人員。

  從事蒐羅流浪人員的人有一個標準。第一,要求必須是男性。第二,年齡不能超過五十歲。第三,必須是身體素質很好的人。

  能符合這樣條件的流浪人員並不多。但也不是沒有。絕大多數符合這種條件的,都是精神有些問題的人。

  高成林用這些人,首先不用給他們發工資。其次,也不擔心出了事故有家屬找上門來要說法。

  他唯一要做的,就是請像魏三這種心狠手辣,對主人忠實得就像一條狗一樣的看守人員。

  高成林事後不得不感慨道:“人啊,靠腦子吃飯,總比靠力氣吃飯要輕鬆得多。”

  伏龍山金礦出現礦難,本來高成林是想在內部消化的。沒料到市委莫遵義書記安排了一個劉非凡來了。

  對於莫遵義,高成林是一肚子的話說不出來。

  莫遵義剛到香河履職時,高成林就主動貼了上去。

  通常,一個人新地方任職,最主要就是認識兩種人。一是當地最有權勢的地頭蛇。稱呼為“地頭蛇”,確實有貶損的意思。但事實上,這類人由於長期在一個地方任職,上下關係已經打造得如同鐵通一樣。他們能呼風喚雨,能將一個不與他們同流合汙的人完全架空。https:/

  第二個要認識的,就是地方上的有錢人。這種有錢人,主要集中在手底下有企業,有產業,又剛好與政府有合作的一類人。

  高成林就屬於第二類人物。

  可是,他在求見莫遵義書記的事上,連續吃了三次閉門羹。

  雖然後來莫遵義給了他機會,見了他一次。但是卻讓高成林將心收了起來。他準確地感覺到,莫遵義不是許廣、章輝這一類的人,他對金錢的誘惑,有極強的抵抗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