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南嶽1 作品

第482章 曾氏遺產(第2頁)

  要知道那時正是兵荒馬亂,民不聊生年代。半碗冷飯,或許就是一家人一天的糧食。

  老人喝了水,吃過飯後,招招手叫了孩童過去,問他道:“小孩兒,你叫什麼名字,為什麼給我吃喝?”

  孩童年齡不大,說話卻很老成。

  “我看你老飢渴,便給你水飯了。”

  “我吃了,你一家人吃什麼?”

  “我家人餓一頓沒事。你餓久了,命可能都保不住。”

  老人大笑,長身而起。

  他叫過去孩童,在他耳邊輕聲說道:“我授你幾句話,你記在心裡,可保你永世不餓。岐黃之術,天地所賜。只可濟世救人,不可傷天害地。”

  自那以後,曾家但凡有個頭痛腦熱的病,孩童只需去門外隨手扯回幾樣花草樹皮,熬了湯藥喝下去,立馬頓消。

  到孩童十五六歲,已成遠近聞名神醫。

  他看病問藥,只消一眼。再無多餘動作。

  若是遇到病入膏肓之人,他便善言相勸,坦陳其某年某月某日必亡。如心裡有未了之事,趕緊趁有生之日,將心願了了。

  起初,人們並不以為然。十五六歲,尚是黃口小兒。小說書

  誰料他所言不虛,人們屢試不爽,便一心將他奉為神仙一般的敬待。

  曾家後來開醫館行醫,已經是大唐盛世時期了。

  當年的曾氏高祖,年過一百三十八歲,無疾而終。

  高祖留下一本奇書,小到頭痛腦熱之症,大到傷筋動骨之術,無不有對應之技。其中,養生方就在這本奇書裡。

  唐後,歷經宋、元、明、清,曾氏後人如大多數人一樣,顛沛流離,不但將祖傳行醫精髓丟了個乾淨,就連時代視為命一樣的奇書,也被遺失。

  曾氏後人雖然依舊承襲了祖業,卻只撈得了一個皮毛。

  曾凡曾祖入宮,在御醫房行走,專為後宮拿脈診斷,倒也是一代名醫典範。

  再後來,宮廷崩塌,人如鳥獸散。曾家人便在燕京街頭開了一家醫館維持生計。由於他家頂著一個御醫的名號,求醫問藥的人絡繹不絕。每日來找曾家看病的人,能將一條前門大街堵得水洩不通。

  曾凡將話說完,緩緩放下手裡的茶杯,輕輕嘆口氣道:“若是家譜所載沒錯,這養生方真正的主人,還是我曾家啊。”

  劉非凡含著笑道:“曾先生,聽你故事,確實是一代傳奇。若是有人寫成書出來,必定引起轟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