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6章 頭一個上桌吃席


                 君燁一身官袍走在宮道上,一同上朝的各部各司官員紛紛讓路行禮,恭敬地喚一句太子殿下。

  寧王造反,率兵攻入宮中,是太子殿下以太子府親衛圍剿寧王叛軍,最終將其全部誅殺。寧王反叛更是牽扯軍營將軍吳卓、兵部尚書鄭昌平和其他數位吏部戶部官員,波及甚廣,聖上親自審理,以雷霆手段處置了許多人。

  今日之朝堂權勢更迭猶如日升日落,每時每刻風雲變幻不定,而唯一的定數……便只有這位太子殿下。

  “臣等參見陛下。”

  諸位大臣齊齊跪拜,而太子殿下卻是俯身行禮,襯得那身官袍越發筆挺。

  那高座之上的帝王並未發怒,神色看不出一絲異樣。只是比起平日,今日的聖上臉色有些發白的病態。

  不過區區數月,整個皇家皇宮以及整個盛京城天翻地覆。張家倒臺是帝王權術之下的犧牲品,張氏全族無一人逃脫或死或囚或賣的命運。

  可眾人看在眼裡的是,與張家的悽慘覆滅的下場不同,寧王雖是反叛,聖上卻是有意開恩。

  畢竟,親手把寧王殺死的不是聖上,而是……太子殿下。

  也許是因為寧王未有子嗣的緣故,聖上並未罪連寧王府親眷。寧王唯有一側妃黃氏,本為兵部黃侍郎嫡女。

  聽聞黃家女進宮面聖,拿出寧王反叛前寫下的和離書。聖上應允同意,並未降罪,已是格外開恩。

  眾大臣靜靜地看著如今朝堂之上,兄長弒親弟,父子為君臣,大抵……這便是皇家,容不下普通世俗的親緣。

  朝上君且咳嗽了幾聲,聽著大臣稟奏的諸多政務。江山社稷同朝堂風雲一樣,永遠沒有徹底安定的時候。

  君且從頭至尾,一直將目光放在不發一言的君燁身上。

  “稟聖上,霽川郡如今正是秋糧待收之際,最近半月卻連連降雨,良田中的稻穀多有損毀,百姓收成眼看毀於一旦。可更讓人擔憂的,是霽川郡幾處河堰,水位漸高。若是如此下去,恐怕……有決堤之勢。”

  戶部侍郎道:“霽川乃是產糧大郡,秋糧收成關乎南部百姓過冬大事。若是收成損毀,附近上川郡臨滄郡江夏郡糧食產出彌補困難,若是入了冬,恐怕糧價便會飛漲。”

  “李侍郎所言甚是,百姓乃為社稷根本。再者,若是降雨不停,須得提前做好百姓安置工作,以防洪澇之災。微臣認為,需立即指派人手至幾處河堰疏導。”

  君且皺眉思索,目光看向堂下,“戶部申屠愛卿善治水患,此重任便由申屠愛卿接下,愛卿可再進諫舉薦他人,同你一道南下。”

  申屠恭抬手,“微臣領命。不過,霽川水患一事甚大,民間百姓人心惶惶。微臣認為,人心之定亦是關鍵,更是需要一位能穩得住民心之人。”

  “申屠大人所言甚是。”

  “微臣附議。”

  “臣附議。”

  君且聽著諸位大人的話,神色不明。

  他知道這些大臣只在等著他開口去問,而他們早就選擇了最佳的人選。

  “父君,兒臣願意去。”君澈抬手,未有絲毫退卻之色。

  “兒臣願去霽川,以皇子身份替父君南下,穩定民心,幫諸位大臣治理霽川水患,保收秋糧。”

  “微臣認為三皇子乃合適人選。”

  “臣附議。”

  在場的大臣有的未發一言,有的出言支持,不過所有人都在等著君且做決定。

  水患之事,乃是最危險也是最難平之事,稍不留神,便是身沉水底,屍骨無存。

  “兒臣反對。”

  眾人見太子殿下終於開了口,那周身清冷淡漠依舊同這朝堂格格不入。

  君燁抬眸看著君且,“三皇子年紀尚輕,不知南方地理民情到底如何,河堰疏導、保收秋糧需各方調度,三皇子之能有所欠缺。”

  他不緊不慢道:“想比起皇子,兒臣以太子身份南下,卻更能穩定民心。”

  “微臣以為太子殿下乃最合適之選。”

  “太子賢能,且先前曾去上川辦案,霽川上川氣候民情相似,想來能更好治理霽川水患。”

  “臣附議!”

  君燁淡淡看著君且,身後便是諸位大臣。他如今開口自薦,這些人審時度勢都會附和於他。

  太子之勢,足以讓他們爭相靠攏。

  君澈默默握緊手心,垂眸不知想著什麼。

  *

  君且當朝下令,命君燁以太子身份南下,去往霽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