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蠶土豆 作品

第七百八十八章 問劍去(第3頁)

 更不談蕭愻,以及那位開闢出古井的拄杖老者,這兩位蠻荒天下的十四境大修士。

 只不過今天議事內容,不宜牽扯五彩天下,更不會將蠻荒天下拉進來,因為這場河畔議事,本就是針對那座天庭遺址,準確說來,是針對那個登天離去的文海周密,針對那撥嶄新天庭的嶄新神靈。

 陳平安是第一次聽到“神清”這個名字。

 對於雞湯老和尚,當然不陌生。學生崔東山那邊,有聊過。但是崔東山好像從頭到尾,都稱呼為雞湯老和尚,沒有談及“神清”這個佛門法號。

 老秀才以心聲解釋道:“這位得了個雞湯和尚綽號的老僧,其實法號神清,在佛書上記載不多,因為咱們浩然天下,如今多是南禪各家門戶的典籍流傳,再往上的老黃曆,比較少,其實這個老和尚,學問了不得。”

 老秀才感慨道:“神清和尚,不是浩然本土人氏,之所以落腳浩然多年,是因為神清曾經護送一位僧人返回中土神洲,一起翻譯佛經,負責校定文字,勘驗疑難,兼充證義。這個神清,擅長涅槃華嚴楞伽等經,精通十地智度對法等論,精研《四分律》等律書。參加過首次三教爭辯,故而又有那‘萬人之敵’、‘北山統攝三教玄旨,是為法源’等諸多美譽。吵架本事,很厲害的。”

 能夠被老秀才說一句吵架厲害,足可見神清的佛法高深。

 老秀才繼續道:“最早佛法西來,僧人往往隨緣而住,獨來獨往的頭陀行,近似雲水生活。僧人自己都來去不定,佛門弟子學生,自然就難授受。直到……雙峰弘法,擇地開居,營宇立像,打破不出文記、不立文字的傳統,同時開創道場,造寺院立佛像,正法住世,接受天下學眾。在這期間,神清和尚都是有暗中護持的,再然後,就是……”

 說到這裡,老秀才突然止住話頭。

 陳平安其實清楚先生本該說什麼,是說那東山法門。

 雙峰山也名為破頭山,距離雙峰不過幾十里路的憑墓山,也叫……東山。

 而陳平安年少時,當那窯工學徒,多次跟隨姚老頭一起入山尋找瓷土,曾經登上披雲山後,遙遙見到東邊有座高山。

 東山。

 崔東山。

 古蜀蛟龍皮囊。佛門八部眾。

 極有可能,崔東山,或者說崔瀺,一開始就做好了準備,一旦王朱扶不起,無法成為那條世間唯一的真龍,崔東山肯定就會頂替她,成功走瀆後,難道最後還會……皈依佛門?

 陳平安嘆了口氣,都是些無法想象的深遠謀劃,至於真相如何,以後可以問問那個學生。

 又比如姚老頭,到底是誰?為什麼會出現在驪珠洞天?

 可能是姚老頭言語不多的緣故,所以每次開口說話,死活當不成正式徒弟的學徒陳平安,反而記得十分清楚。

 清清楚楚記得一次入山,走在前頭的姚老頭曾經隨口講過一番言語,腳底下那些最不起眼的泥土,離了地,最後是塑成泥菩薩,吃那香火,還是燒造成瓷器,送進了皇帝家裡,或是成了老百姓家裡的破瓶爛罐,難逃火烤水浸,都是有其根腳的,各有各命,與人相似……

 當時老人和少年,一起腳踩真珠山,姚老頭跺了跺腳,對著當時正在扒土的窯工學徒,說了句這裡土味最全,就是地方小,跟人縮在牆角差不多,伸頭就碰頭,伸腿也磕腳,老話就是螺螄殼。

 姚老頭還說山中那些不起眼的老樹墩子,有可能是山神的座椅,坐不得。說天底下的大山小山,一脈相承,不過有祖孫之分。

 真佛只說平常話。

 所以哪怕老人是在說些神神道道的事情,哪怕陳平安當時只是個沒念過書的陋巷少年,卻都能聽懂,並且牢牢記住。

 後來陳平安之所以會用一顆金精銅錢,果斷買下真珠山,除了“一顆錢就能買下一座山頭”的財迷心性作祟,姚老頭所說的“土味最全”,其實也是一個重要理由。那會兒的草鞋少年,腦子裡所想,當然是先買下山頭,再掙了更多錢,就再買下一座龍窯,自己當那窯口師傅,或是讓劉羨陽幫忙,兩人憑手藝燒瓷賺錢,細水流長,自己什麼樣的大宅子買不起?劉羨陽什麼樣的媳婦娶不著?

 而且後來出門遠遊,跋山涉水,陳平安即便沒有真正修行,卻始終禮數最足,在無人處,依舊恪守規矩。

 積土成山,積水成海,一處處謹慎的循規蹈矩,就演化成了一份自然而然的禮敬天地。

 後來還潛移默化,影響到了一個跟隨陳平安一起離開藕花福地的黑炭小姑娘,那個天不怕地不怕就怕吃苦的裴錢。

 再後來,等到裴錢獨自行走天下,始終對佛門寺廟心懷敬畏。

 老秀才轉移話題,笑道:“再後來,就是中土的那場禪分南北了,‘法是一宗,人分南北’這句話,大體上還是公允之說。平安,你覺得當時得以佛法廣佈的契機,是什麼?”

 陳平安不再分心想那些陳年舊事,用心想了想,答道:“法門大啟,根機不擇。同時提出幾大方便、次第。比如其中就有依一行三昧,唸佛心即佛。”

 老秀才點點頭,轉頭看了眼那個雞湯老和尚,唏噓不已,“只是歲月悠久殺豬刀啊,不止名將美人不放過,竟是連這麼一位得道高僧都沒放過,書上記載那個‘清貌古奇,晰白光瑩’的僧人,粹採多奇,殊姿特茂,絕對是美男子一個,唉,不知怎麼就變成了個骨瘦如柴的老和尚。我當年帶著你師兄,第一次去拜會神清的時候,見了面,都沒敢認。”

 陳平安說道:“可能是這位佛門老前輩,利濟天下瘦法身。”

 老秀才撫須而笑,“有道理,有道理。”

 胖去容易瘦回難。

 身形是如此,人心更如此。

 老和尚突然低頭合十,“阿彌陀佛,善哉善哉。”

 陳平安神色尷尬,轉過頭,一臉疑惑望向自己的先生。

 老秀才一臉坦誠道:“神清和尚,辯才無敵,佛法可不是一般的高深啊,咱們聊什麼,估計都被聽了去,很正常的。”

 陳平安只得硬著頭皮站起身,單手豎掌在身前,與那老僧恭敬行禮。神清和尚還了一禮。

 那位道門女冠突然有一問,“禮聖,都一萬年過去了,三教祖師對那座天外遺址,如今到底有無破解之法?”

 如果沒有,她不覺得這場議事,他們這些十四境,能夠合計出個行之有效的法子。如果有,河畔議事的意義何在?

 禮聖笑道:“我也問過至聖先師,只是沒有給出答案,沒說可以,也沒說不可以。”

 女冠點點頭,“若是這般,那就是三教祖師依舊會覺得為難了。沒關係,如此一來,事情反而簡單了,既然避無可避,那就迎難而上,咱們一起走趟天外,世間事全部交給人間人自己鬧去,已在山巔只差一步登天的我們,就去天上往死裡幹一架。哪怕做不掉周密,好歹保證那座天庭遺址無法擴張分毫。如果人數不夠,咱們就各自再喊一撥能打的。”

 禮聖笑著搖頭,“事情沒這麼簡單。”

 女冠微微皺眉道:“如此不爽利?”

 吳霜降突然說道:“那座託月山,既會是陷阱,也會是機會。”

 亞聖點點頭,顯然認可此說。

 餘鬥說道:“如果可行,貧道開路便是。”

 神清和尚說道:“貧僧護法一程。”

 那位斬龍之人,微笑道:“禮聖,我出劍天外之時,人間這邊,可別壞我大道。”

 禮聖笑道:“理所當然。”

 這就是河畔議事。

 白衣女子笑問道:“主人不跟著砍上一劍?”

 陳平安疑惑道:“能行?”

 她笑著點頭道:“遞一兩劍,問題不大。”

 陳平安試探性問道:“如果是劍挑託月山?”

 說實話,出劍天外,陳平安沒有什麼信心,可要是跟那座託月山較勁,他很有想法。

 早就想做了。

 她站起身,雙手拄劍,說道:“願隨主人搬山。”

 ————

 ————

 幫忙推薦耳根《一念永恆》的改編動畫,已經在騰訊視頻正式開播。8月12日晚上十點上線,首播三集,之後每週三播出。

 ahref=ahref=target=_bnkatarget=_bnkahref=target=_bnka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