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師中郎將 作品

第一百一十八章 永昌

 永昌郡在益州郡之西,道路斷絕,險阻難越,當時郡中太守正值變動之際,故而雍闓領兵到來之時郡內還沒有太守主持郡事。

 幸好郡五官掾功曹呂凱和府丞王伉兩人忠於朝廷,他們相互協作,鼓勵官吏百姓,關閉邊境來抗拒雍闓。

 雍闓見一時強攻難下,就連著寫了數道檄文誘降呂凱和王伉,可是呂凱就是永昌不韋人,在郡內威信頗高,對雍闓的誘降不為所動,帶領郡中官民拒絕了雍闓檄文的鼓動,並且還反作了一道志節高尚、大義凜然的回信。

 呂凱在回信中說道:“天降喪亂,奸雄乘釁,天下切齒,萬國悲悼,臣妾大小,莫不思竭筋力,肝腦塗地,以除國難。伏惟將軍世受漢恩,以為當躬聚黨眾,率先啟行,上以報國家,下不負先人,書功竹帛,遺名千載。何期臣僕吳越,背本就末乎?”

 “昔舜勤民事,隕於蒼梧,書籍嘉之,流聲無窮。崩於江浦,何足可悲!文、武受命,成王乃平。先帝龍興,海內望風,宰臣聰睿,自天降康。而將軍不睹盛衰之紀,成敗之符,譬如野火在原,蹈履河冰,火滅冰泮,將何所依附?曩者將軍先君雍侯,造怨而封,竇融知興,歸志世祖,皆流名後葉,世歌其美。”

 “今諸葛丞相英才挺出,深睹未萌,受遺託孤,翊贊季興,與眾無忌,錄功忘瑕。將軍若能翻然改圖,易跡更步,古人不難追,鄙土何足宰哉!蓋聞楚國不恭,齊桓是責,夫差僣號,晉人不長,況臣於非主,誰肯歸之邪?竊惟古義,臣無越境之交,是以前後有來無往。重承告示,發憤忘食,故略陳所懷,惟將軍察焉。”

 這篇回信雖然情真意切、道正理順,但當下野心勃勃的雍闓哪裡聽得進去?

 當初他掀起叛亂之初,與其有舊交的中都護李嚴就受諸葛丞相的委託給他寫了一封情真意切的書信,勸他迷途知返,幡然迴歸。

 可是雍闓這廝完全不為所動,還以“蓋聞天無二日,土無二王,今天下鼎立,正朔有三,是以遠人惶惑,不知所歸也”來作為回答,氣得李都護對諸葛丞相直言此人欺天犯上,不可救也。

 所以呂凱想憑一番言語就說得雍闓悔悟歸正實乃妄想,雍闓見說降不成,旋即惱羞成怒命大軍直接攻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