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師中郎將 作品

第八章 漢相(二)

 馬謖知道自己的表現機會來了,他從榻上站了起來,整了整衣裳,走到大漢疆域圖旁邊的南中地圖前言道:“丞相,近日謖一直在研究南中形勢,南中之地地方廣闊、遠離都畿,道路險峻難走,多瘴癘毒蛇猛獸,又兼蠻夷多、漢人少,因此朝廷大多隻能控制城池及周邊之地,對其他地方則難以掌控,只能大封蠻夷酋長,只要求他們做到約束部族、按令繳納貢賦罷了。所以此次南中之亂不是難在叛軍勢大,而是難在朝廷鞭長莫及。”

 馬謖款款談來分析了南中的形勢,向諸葛亮表明了自己第一個論斷,用希冀的目光地盯著諸葛亮,希望得到他的肯定。

 “幼常所言切中要害,可謂是一針見血。”諸葛亮沒讓馬謖失望狠狠地誇讚了一句:“雍闓、高定、朱褒等輩不過是宵小之徒、烏合之眾,只待國力恢復,天兵一到,此輩必逃不脫國法制裁。”

 “只是正如幼常所言,朝廷對南中控制實在太弱,縱使擊敗叛軍,一個不慎讓其遁入山林密叢之中,恐怕會除害不盡、遺害無窮啊。”諸葛亮也說出來了自己的擔憂。

 “更何況不久前細作來報,雍闓不僅聯合了越巂夷王高定煽動起越巂郡的夷人,還勾連了孟獲,此人在南中蠻夷中威望甚高、深得眾蠻之心,恐怕整個南中的蠻夷都會鬧將起來,這可對後續的平叛帶來了更大的變數。”

 馬謖點了點頭:“不錯,孟獲此人摻和進來使得南中形勢更加複雜多變,一旦我們舉止失措,南中的蠻夷都會反叛朝廷,那南中就永無寧日了。我等不知何時才能整頓兵馬、北伐中原。”

 北伐中原,諸葛亮聽到這四個字不禁神情為之一滯,還是幼常深知我心,朝中不少人已經有了斂兵拒守、不圖進取的苗頭了。開府以來,自己並沒有向全天下吐露出漢賊不兩立、王業不偏安的戰略意圖,一面是自然是為了麻痺曹魏,為後期出兵打逆賊一個措手不及;另一面就是為了觀察朝局,發掘那些心存漢室、具有堅定恢復之志的人才。

 幼常能在大家將眼光聚焦於南方時就能著手準備北面之事,足以說明他志向遠大、目光深遠,若自己有個意外,丞相府的重擔看來還得讓他挑起來。

 諸葛亮欣慰道:“幼常你以為日後該如何平定南中之亂呢”

 “丞相,謖以為對待南中之亂應當採取剿扶並用的策略,甚至以安撫人心為主,這樣才能收事半功倍之效。”

 馬謖接著向諸葛亮拋出了今晚的第二個論斷也是最重要的論斷。

 在他看來,南中之地遠離王化,蠻夷大多是桀驁不馴之輩,若不收服蠻人之心,就算一時將叛亂平定,日後恐怕多有反覆之事,如此就會影響丞相北伐中原的大計。

 作為諸葛亮的荊州小老弟,尤其在兄長馬良去世後,馬謖一向事諸葛亮如兄如父,兩人關係十分親近,他也是知曉諸葛亮他日必定會興兵北伐的少數幾個人中的一位。故而,馬謖也希望南中之亂能徹底平定,為北伐留下一個安定的後方,他日隨孔明兄長出徵才能更好地建功立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