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師中郎將 作品

第四百七十六章 奇思破局

聽完楊清的計策,諸葛亮閉目思索起來,堂下眾人見狀皆屏氣斂息,生怕驚擾到丞相深思。

 在諸葛亮想來,楊清所獻的遣使曉以大義、增兵永安邊境兩個法子頗為可行,唯獨收復長安一法有些過於冒進。

 此策若能成功自是可以成為阻攔孫權稱帝的一大制衡手段,可長安乃是魏軍在關中的根本,不僅城牆高大堅固,而且還有魏國名將曹真親自領兵鎮守,絕非輕易能夠攻取的。

 因此攻打長安非興大軍不可,可是眼下朝廷已經定下了一兩年內止兵休戈、休養生息的方略,派遣數萬精兵強攻長安已是不可能之事,故而只有依靠雍州本地的兵馬自行奪取。

 然而楊清麾下的雍州軍不過萬餘人,就算加上即將調往關中駐紮的無當飛軍,也不過兩萬多人,憑這點兵力就想收復長安,恐怕有些痴人說夢。

 再則,照東吳君臣近兩個月的架勢,孫權稱帝勢必會在上半年進行,雍州軍馬在如此短的期限內攻破長安就更加困難了。

 想到這裡,諸葛亮心中已經有了決斷,睜開雙眼緩緩說道:“明之所言甚合吾意,唯收復長安一策關係重大,需要從長計議。

 至於派遣使者前往東吳曉以利害以及往永安增添兵力以示天威兩策,吾覺得都可以在恰當的時機施行,諸位以為如何?”

 “我等謹遵丞相鈞意。”

 諸葛亮道:“好,過兩日吾就會上奏朝廷,請天子決斷。”頓了一頓,又道:“不過我等也必須做最壞的打算,若各種手段都不能阻止孫權稱帝,我等即將面臨一個重大的問題,那就是漢吳兩國的關係該如何處理?

 適才不少人已經表達過斷盟、絕交、征討的意見,吾想問一下還有沒有不一樣的看法?”

 “丞相,這一年多以來,我大漢與東吳兵力北向,連破魏軍,斬將殺敵,攻城略地,戰果不可謂不豐富,足見兩家結盟的好處。

 若孫權稱帝,我大漢與東吳斷盟,則國家勢必會陷入兩面受敵的不利態勢,到那時不僅興復大業難以進行,恐怕就是自保也將十分艱難。

 方今天下仍然以曹魏的國力的最為強大,縱使漢吳兩家加起來也只能堪堪與之匹敵,是以琬認為斷盟絕交乃是最壞的打算,不到最後一刻不能倉促施行,必須慎之又慎。”蔣琬道。

 他這番談論稱得上是老成謀國之言,放在平常定會引來不少贊和,可孫權稱帝一事對漢室正統來說屬實是打擊太大,多數人都是怒氣填胸、滿腔義憤,此刻聽到蔣琬似有妥協之意,頓時就有人心懷不滿,立刻站出來反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