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師中郎將 作品

第四百六十六章 魏廷反應(下)

“孫卿、劉卿、蔣卿,爾等有何高見?”曹叡一口氣點了三個重臣的名,迫切想要聽聽不同的意見。

 孫資頭一個出班應道:“陛下,臣以為驃騎將軍在奏疏中的提議乃是老成謀國之言,而大將軍直攻漢中的計策則太過兇險,陛下應慎察之。”

 “說說汝的理由?”曹叡道。

 孫資拱手稱是,接著說道:“陛下,大將軍直攻漢中與蜀軍決戰的方略看似可以一勞永逸地掃滅蜀賊,但臣以為大將軍未免將事情想得有些簡單了。

 若在一年前蜀賊沒有進犯之時實施此計或可成功,可眼下隴右涼州已失,蜀賊居高臨下,佔據地利,我大軍進攻漢中,隴山以西的蜀賊定然會進攻關中斷我軍後路,如此一來我軍將會腹背受敵,陷入險境,一個不好,恐遭大敗。

 另外,如今郿城、陳倉落入蜀賊手中,那麼褒斜道和陳倉道就不復我有,我軍南攻漢中只有從儻駱道、子午道進兵,秦嶺本就艱險,這兩條道更是險之又險,蜀軍防守起來甚是容易。

 更何況諸葛亮以漢中為基出兵北犯,漢中早已被他經營的固若金湯,我軍就算穿過秦嶺到達了漢中,也要經歷一番苦戰,到時候誰勝誰負仍未可知。

 故而臣認為大將軍之計實在過於兇險,懇請陛下三思而行,切勿冒進妄動,休養生息待國力強盛後再與蜀賊分個高下也未遲。”

 曹真緩緩地點了點頭,又望向劉曄道:“劉卿向來足智多謀、明斷軍事,不知卿是何看法?”

 “陛下,臣還是那個看法,我大魏眼下的當務之急必須要先將吳蜀聯盟打破,二賊聯盟一日不破,我朝就會永遠受制於彼,左支右絀,兩面受敵。

 當年關羽威震華夏之時,太祖武皇帝也是先派人向孫權曉以利害破了吳蜀聯盟,最終與東吳聯合擊敗了關羽,將劉備上升的勢頭打壓了下去,從而一舉奠定了我大魏立國的基礎。

 是以臣認為在吳蜀聯盟未破之前不宜大舉進兵,否則攻蜀,吳必在東線牽制,攻吳,蜀必在西線呼應,縱然我大魏國力勝過吳蜀兩國之和,可也很難支撐兩線作戰。今年一連串的敗仗就是現成的例子,還望陛下深思。”劉曄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