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師中郎將 作品

第四百二十七章 分兵東進

諸葛亮沒有當即回答,而是坐回原位,微笑著看向關興、姜維二人問道:“安國、伯約,汝二人以為我軍該如何進兵?”

 “丞相,興以為當以進攻長安為誘餌,威逼郿城、武功之敵來援,然後我軍就可在半道設伏聚殲魏軍,如此一來,郿城、武功二城可得。”關興先抱拳答道。

 諸葛亮稍稍點了點頭,又對姜維詢問道:“伯約有何高見?”

 “丞相,維亦是以為可假裝向長安進兵,使魏軍在渭水一線的防禦混亂,如此我軍就有了可趁之機。”姜維回道。

 諸葛亮輕嗯了一聲,一邊搖著羽扇,一邊微笑著說道:“只是如此嗎?”

 “當然不是。”

 姜維也笑了笑,接著道:“不過之後如何行事維與安國將軍的想法有些不同。”

 “哦?有何不同?”諸葛亮興趣大增地問道。

 關興等人聽了也是極其好奇,皆將目光聚於姜維一人身上,等著他說出自己的高見。

 “維以為就算我軍做出直取長安的架勢,郿城、武功兩地的魏軍也不一定會離開城池救援長安。

 原因有三,一是長安城裡的魏軍儘管會因曹真領兵出擊而有所減少,但維以為偽魏也至少會留下三千左右的兵力,這樣一來加上城裡的民壯,魏軍足以堅守數日等候曹真回援。

 故而有此依仗,郿城、武功之敵就不會那麼地擔心長安有失了,他們也就不一定會棄守城池趕回長安了。

 二來曹真之所以膽敢從郿城、武功兩地抽調數千兵馬,他一定是做好了萬全準備,不可能會對我們這裡的三萬大軍掉以輕心。說不定他已下了嚴令,未有他的命令,渭水一線的魏軍均不得出擊。

 三來就是我軍自己的原因了,正如丞相適才所言,陳倉離長安幾有四五百里,我軍糧草不足,無法支持長時間的遠征。

 而魏軍對此也必定是洞若觀火,所以他們不會太害怕我軍去攻長安的。此三點乃維之愚見,還望丞相與諸君莫要取笑。”

 姜維一口氣說了這麼多,不禁有些口乾舌燥,在向眾人拱了拱手之後拿起矮案上的茶杯猛喝了幾口。

 眾人聽完覺得他說的也不無道理,漢軍直取長安看似威脅極大,但細究下來確實不會對長安造成多大的威脅,萬一魏軍沉得住氣,那己方這一招可就成了無用之功了。

 關興也認為自己適才將威逼長安誘使魏軍出來野戰的前景想得過於美好,可若不如此設計,那到底該如何進兵呢?他一時想不出別的妙計,遂低頭沉思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