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師中郎將 作品

第二百四十六章 孫權親征

    江夏郡隸屬於荊州,處於荊州、揚州、豫州的交匯處,位置險要,戰略突出。自董卓造逆以來,群雄曾為爭奪江夏不知發生過多少戰事。

    此地處於長江和漢江的交匯地帶,境內水網密佈,又是平原地形,故而農業發達、物產豐富,乃是荊州最主要的三個郡之一。

    昔日東吳曾數次與劉表爭奪江夏,可劉表麾下大將黃祖頗有勇略,十數年間力保江夏不失,直到孫權繼領江東之後才在建安十三年斬殺黃祖,攻佔了江夏大部分地盤。

    可是同年曹操舉大兵南下兵不血刃地收取荊州,阻擋了東吳逆流而上的勢頭,赤壁大戰之後,江夏被曹操、劉備、孫權三家分佔。

    後來劉備為取得南郡,就將手中的江夏地盤換於孫權,自此以後江夏郡被曹、孫兩家分割,兩家為全據江夏不斷在南北兩岸拉鋸,大小戰事不斷。

    直到今年,曹魏和孫吳兩家仍是以漢水為界,北岸曹魏江夏郡領有石陽、平春、西陵等六縣,以石陽為郡治,而東吳江夏郡則領有沙羨、竟陵、雲杜等九縣。

    此時已是建興四年八月,經過兩個月的準備,孫權終於準備對曹魏動手了。

    孫權兵分兩路,一路以左將軍諸葛瑾為主將領兵攻打襄陽,而他自己則親自統兵五萬進攻江夏。

    現下曹魏的江夏太守依然是鎮守此間十數年的文聘,此人原是劉表麾下大將,劉琮降曹之後他也就跟著投降了曹操。

    曹操見文聘才幹出眾,於是任命他為江夏太守,從此之後他駐守江夏十多年,威恩並施,名震敵國,使東吳不敢輕易進犯。

    可是如今孫權統五萬之眾前來,聲勢嚇人,情形危急,文聘麾下只有數千軍士,不敢主動出戰,只得堅守郡治石陽城,並遣使者往洛陽告急。

    新帝曹叡得知孫權兵分兩路進犯的消息之後,趕緊大聚朝臣商議如何破敵。

    雖然軍情緊急,但是曹叡面容仍然十分鎮靜,說話語氣也非常平和,見皇帝如此平靜不少慌亂的朝臣也漸漸放下心來。

    皇帝雖然年少,但是面對強敵來犯卻如此鎮定自若,這等優異的表現群臣現在已漸漸變得不再震驚了。經過兩月的相處,曹魏群臣已慢慢相信自家這位皇帝確實是有明君之象的,全然不是新帝繼位之處那般懷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