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無臭蛋 作品

第453章 統一兩川(第2頁)

 孟知祥得意地讓李昊起草一份奏章,向朝廷講述正常戰爭的來龍去脈。在這份奏章中,孟知祥給出了駭人的幾個時間節點:

 4月28日,董璋出兵;

 5月1日,董璋攻克漢州;

 5月3日,西川反擊,“雞蹤橋戰役”;

 5月4日,董璋被殺。

 “平定一方之眾,止於四日之間。”這就是我西川的戰鬥力。

 對於“雞蹤橋戰役”的描述是這樣的:

 “臣(孟知祥)親驅戈甲,趙廷隱手奮鼓旗。一擊而魚潰鳥離,四合則豕分蛇斷。斬首一萬餘級,執俘八千餘人,生擒……元璝、董光演以下都頭八十餘員,奪下甲馬五百餘匹,收穫衣甲器械十餘萬事……”

 根據孟知祥的描述,董璋之帶著兒子董光嗣和兩名騎兵,共四人,逃離戰場,“磬馬而奔,棄甲而遁”,更慘的還在後面,孟知祥冷嘲熱諷地還原了董璋父子的狼狽悽慘之狀:

 “撫只輪而掩泣,視亂轍以鹹哀。”

 “烏江之死所不遙,赤壁之慚顏更厚。”

 烏江自刎的項羽算個毛,別笑赤壁孟德曹,數厚顏無恥,還看今朝。

 在奏章末尾,孟知祥得意地調侃道:“對不起皇上,我錯了,一不小心,4天就滅了董璋,以至於陛下剛剛聽說董璋用兵,還在排兵佈陣、商討策略的時候,戰爭就已經結束了。不過也好,省得有人再說我們兩川互為唇齒,唱雙簧,對抗朝廷。”

 李嗣源把這封奏章宣示百官,結果是“中外鹹知,莫不驚駭”。

 孟知祥借賀捷之機,向朝廷狠狠秀了一把肌肉,從此之後,朝廷再也不敢輕言伐蜀。

 可以說,“雞蹤橋戰役”對蜀地的影響非常深遠,不僅僅是4天吞併東川,而且為蜀地贏得了長達幾十年的和平穩定的外部環境,為孟知祥開創“後蜀”奠定了基礎。

 孟知祥隨後創建的“後蜀”(“十國”之一),也因此成功熬死了後唐、後晉、後漢、後周,一直等到宋朝建立,宋太祖趙匡胤才敢打蜀地的主意。

 值得一提的是,天險之國、蜀道難的蜀地政權,滅亡之速令人匪夷所思:李存勖滅前蜀,前後70天;趙匡胤滅後蜀,僅用66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