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無臭蛋 作品

第955章 金匱之盟(第2頁)

 簡言之,大宋一開國,趙光義就是中央禁軍高級領導,並且專業守塔三十年。無論是資歷還是人脈,趙光義都做完了皇儲的前置任務。

 有人又搬出來前文我們提前預留的一個小伏筆,那就是在趙匡胤親征太原的時候,堅城久攻不下,嫡系部將願組成敢死隊強攻,而趙匡胤卻不同意,對他們說自己寧願不要太原,也不願讓你們犧牲,結果把大家感動地稀里嘩啦哭成一片。

 於是就有人說那時的趙匡胤已經有意識地保存“自己人”,因為已經預感到某些人——比如趙光義同志——樹大根深,強大到足以威脅自己的地位,所以不能把值得信任的嫡系力量消耗在河東,而要作為平衡“晉王系”的籌碼。

 這……看似有道理,實際是空穴來風。因為趙匡胤在那之後不僅沒有削弱趙光義,反而對他更加愛護。

 比如史籍記載,就在趙匡胤駕崩前四個月,還幫趙光義家加裝了取水設備。因為晉王府地勢較高,取水困難,趙匡胤便命人制作了水輪,相當於加裝了自來水管,還不辭辛勞地親自監督施工、參與工程驗收。

 又記載,趙光義曾大病昏迷,需要艾灸,趙匡胤就親自為他灼艾,而且是先在自己身上試溫度,再用在趙光義身上,以防將他燙傷。

 又,

趙光義爛醉如泥,趙匡胤扶他回家,剛一出門,趙光義手下部將高瓊跪在地上,小心翼翼地用手搬抬趙光義的腳,幫他上車,這一幕被趙匡胤看到,趙匡胤立刻賞賜高瓊大量金銀珠寶,並告訴他要繼續用心伺候趙光義。

 趙光義在即位後,在內政和外交上也都延續了趙匡胤的路線,不存在急剎車、急轉彎,這說明趙光義得到了朝臣們的廣泛擁護,不需要進行血腥的大清洗就完成了平穩過渡。

 從這個角度上看,趙光義也確實不像是篡位,或者說即便是篡位,也是順天應人,符合廣大既得利益集團的訴求,得到了廣泛的擁護。

 另外再說一下所謂的本案關鍵證據——“斧”。

 請看三個小故事:

 趙匡胤在接見某位正直的臣子時,因怒而用“柱斧”撞擊臣子的嘴巴,導致臣子兩顆門牙當場掉落;

 965年正月,王全斌從前線發回戰報,彙報消滅後蜀偽政權的喜訊,並請示朝廷是否可以一鼓作氣,捎帶手把老朋友南詔也一勺燴了。趙匡胤則“以玉斧畫大渡河以西曰:‘此外非吾有也’。”

 968年10月,屯田員外郎雷德驤同志赴京上訪,不僅越級闖殿,還在趙匡胤面前高聲叫嚷,誹謗趙普。趙匡胤大怒,當即“引柱斧擊折其上顎二齒”。趙匡胤喜提“門牙終結者”成就稱號。

 結合這三則出現“斧”的記載,不少學者認為“燭影斧聲”中的斧應該類似於上述的柱斧、玉斧,很可能是當時的一種禮器或把玩之物,不是兵器中的斧。趙匡胤是皇帝,不是程咬金、李逵,見過皇帝陛下整天抱著車輪板斧的嗎?

 也就是說,“燭影斧聲”中的斧應該不會具有致人死地的殺傷力,不可能是作案兇器。

 最後再來看一下“金匱之盟”的法定繼承人的下場。

 趙光美,原名趙匡美,趙匡胤即位後避聖諱改光美,趙光義即位後又避聖諱改廷美。趙光義即位後封其為中書令、開封府尹、齊王。劃重點,開封府尹,宣示著他的儲君身份。趙光義還特意下詔,以趙光美的兒女為皇子、皇女,以示特別優寵,後來又加檢校太師。跟隨趙光義北伐,被改封秦王。

 然而就在趙光義登基的第七年,有人指控趙光美謀反,於是被罷免了開封府尹,被髮往洛陽,離開了權力中心。緊接著,趙普繼續補刀,說趙光美不思悔改,依舊心懷異志,建議遷移到更加偏遠的地方妥善安置。於是趙光美就被削為涪陵縣公,房州安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