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金老五 作品

第1401章 《春江花月夜》 驪山腳下

 張若虛可以說“一詩成名”。

 一首《春江花月夜》,寫除了千古傳奇,寫出了“張若虛”的名聲。

 春江潮水連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灩灩隨波千萬裡,何處春江無月明!

 江流宛轉繞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裡流霜不覺飛,汀上白沙看不見。

 江天一色無纖塵,皎皎空中孤月輪。

 江畔何人初見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無窮已,江月年年只相似。

 ······

 鴻雁長飛光不度,魚龍潛躍水成文。

 昨夜閒潭夢落花,可憐春半不還家。

 江水流春去欲盡,江潭落月復西斜。

 斜月沉沉藏海霧,碣石瀟湘無限路。

 不知乘月幾人歸,落月搖情滿江樹。

 ······

 一首《春江花月夜》,被稱為“孤篇蓋全唐”,清末學者王闓運謂之“孤篇橫絕,竟為大家”,聞一多評它“這是詩中的詩,頂峰上的頂峰”。

 全詩九段三十六句,四句一韻,結構嚴謹,字雕句琢,形式與內容完美結合,對個人生命經驗上升到宇宙意識的哲學思考,使這首詩無愧於“蓋全唐”的美譽。

 而張若虛也“一招鮮,吃遍天”。

 就好像當初的伊相傑似的,“妹妹你坐船頭,哥哥我岸上走,恩恩愛愛,纖繩盪悠悠”。

 就會這一首,但是卻可以指著這一首吃飯。

 據傳聞,《春江花月夜》的出現,還有個頗為傳奇的神話故事,唐中宗神龍二年,橫跨唐朝由盛及衰的半個世紀,穿越人、鬼、仙三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