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金老五 作品

第1393章草原戰事 禍不單行

 第一次遠征琉球發生在公元230年。 

 三國時期吳國君主孫權派遣將軍衛溫、諸葛直率水軍一萬到達被他們稱為“夷洲”的琉球,這是歷史上有書為證的九州王朝第一次與琉球的聯繫。 

 他們的琉球之行歷時一年,最後因為疾病流行,水土不服,官兵死傷十之八九,最後則帶著數千名琉球居民回到大陸。 

 這一次遠征並非是殺人越貨,而是封建王朝確立和鞏固統治範圍的常用手段。 

 帶回來的琉球人,介紹了許多琉球的情況。 

 幾十年後,吳國臨海郡太守沈瑩根據從琉球返回的吳國官兵和帶來的琉球居民介紹的情況,在公元264至280年間寫下《臨海水土誌》一書。 

 他稱這片海上的土地是“夷州在臨海東南,去郡二千里,土地無雪霜,草木不死,四面是山,眾山夷所居。山頂有越王射的正白,乃是石也。此夷各號為王,分劃土地人民,各自別異。” 

 “土地饒沃,既生五穀,又多魚肉。” 

 到隋代,隋煬帝在大業3年先後派出羽騎尉朱寬、海師何蠻等人兩次前往當時被稱為“流求”的琉球,因語言不通,第一次帶回一名琉球人,第二次帶回一些布甲。 

 大業6年,隋煬帝又派出武賁郎將陳稜及朝請大夫張鎮州率兵萬餘人,從廣東義安起航,前往琉球,當地人以為這是中原的商船。 

 後來陳稜與當地酋長談判不順利,刀槍相向,並帶了數千名當地居民返回大陸。 

 到公元1335年,元朝正式在澎湖設立“巡檢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