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金老五 作品

第1161章 明朝首輔——張居正 小白象

 張居正出生在荊州府江陵縣的一位秀才的家裡。其曾祖父因做了一個這樣的夢:月亮落在水甕裡,然後一隻白龜從水中浮起來,於是其曾祖父信口給他取了個乳名“白圭”,希望他來日能夠光宗耀祖。 

 白圭聰穎過人,很小就成了荊州府遠近聞名的神童。傳聞之中,張居正五歲識字,七歲能通六經大義,十二歲考中秀才,十三歲時就參加了鄉試,十六歲中舉人,二十三歲考中進士。 

 後來張居正任吏部左侍郎兼東閣大學士。 

 後遷任內閣次輔,為吏部尚書、建極殿大學士。 

 隆慶六年,萬曆皇帝登基後,張居正代高拱為首輔。 

 當時明神宗朱翊鈞年幼,一切軍政大事均由張居正主持裁決。 

 張居正在任內閣首輔十年中,實行了一系列改革措施。財政上清仗田地,推行“一條鞭法”,總括賦、役,皆以銀繳,“太倉粟可支十年,周寺積金,至四百餘萬”。軍事上任用戚繼光、李成梁等名將鎮北邊,用凌雲翼、殷正茂等平定西南叛亂。吏治上實行綜核名實,採取“考成法”考核各級官吏,“雖萬里外,朝下而夕奉行”,政體為之肅然。 

 張居正為國事夜以繼日地操勞,萬曆五年,多年未見的老父文明去世,按照祖制,朝廷官員的父母過世,必須回到祖籍守制二十七個月,期滿起復為官。 

 張居正的改革才剛剛開始,此時離開必使改革功虧一簣,他做出了唯一的選擇:奪情。 

 當時,明朝的士大夫忠君盡孝的觀念根深蒂固,未能盡孝何來忠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