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金老五 作品

第1023章 儒家高徒——曾鞏

 ps有點事,晚上再給大家解釋!我現在在外面! 

 曾鞏雖然名氣不行,但是在政績方面,確實槓槓滴。 

 曾鞏十分有政治才華,可以說是為國為民。 

 扶蘇看到系統提供給曾鞏的資料之後,眼睛頓時一亮,在扶蘇的眼中,曾鞏比歐陽修,韓愈和柳宗元的重要性更大。 

 因為在曾鞏的身上,扶蘇看到了一個“好官”的光環,看到了有能力的標誌。 

 在越州的時候,曾鞏下令,讓富戶出售糧食。當時在京城任職數年的曾鞏,因在王安石與司馬光關於變法的爭執中把兩邊都得罪了,遂向宋神宗請求外調。 

 宋神宗安排曾鞏出任越州通判。 

 曾鞏到任後,隨即察民情、訪貧苦、搞調研。 

 越州從酒坊徵收賦稅,供衙門使用。酒坊錢有限,不夠財政開支,不足部分分攤到老百姓身上徵收,確定了七年的期限。期限已到,衙門卻仍舊重稅,橫徵暴斂,沒有按規定停徵。曾鞏瞭解情況後,馬上停止了這筆賦稅的徵收。 

 後來,越州遇到了饑荒,災情嚴重,民生凋敝。 

 曾鞏便安排人廣貼告示,要求各縣富戶如實申報自家糧食的儲量。 

 富戶們申報上來儲量達到十五萬石後,他立刻發佈政令,要求各地富戶以比常平倉糧價略高一點的價格向百姓出售糧食,使饑民能就近購買。 

 這個舉動對於人民來說,無異於雪中送炭。 

 後來,曾鞏在齊州任職的時候,一舉端掉了當地的“霸王社”,包圍了百姓的利益。 

 當時曾鞏調任齊州知州,有一週姓富戶,其子周高為富不仁,橫行鄉里,民憤極大,但周家“力能動權貴”,與地方官沆瀣一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