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金老五 作品

第239章 觀天之能 諸葛孔明的效忠

 諸葛亮,字孔明,號臥龍,人稱“臥龍先生”,出生于徐州琅琊郡陽都,三國時期蜀漢的丞相,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散文家、書法家、發明家,在華夏曆史上面留下了濃重的一筆,在世時被封為“武鄉侯”,在死後更是追諡“忠武侯”,所以世人常以“武侯”、“諸葛武侯”尊稱,其廟宇更是被稱為“諸葛武祠”。 

 諸葛亮一生“鞠躬盡瘁、死而後已”,是華夏傳統文化中忠臣與智者的代表人物。 

 諸葛亮在民間“躬耕隴畝”,經過劉備、關羽、張飛三兄弟三顧茅廬之後才出山。 

 諸葛亮不出茅廬而知天下事,在茅廬之中定下了“三分天下”的政策。 

 諸葛亮向劉備陳說了“三分天下之計”,分析了曹操不可取,孫權可作援的形勢;又詳述了荊、益二州的州牧懦弱,有機可乘,而且只有擁有此二州才可爭勝天下;更向劉備講述了攻打中原的戰略,這就是著名的《隆中對》,名傳千古。 

 諸葛亮所提出的《隆中對》是此後數十年劉備和蜀漢的基本國策。 

 諸葛亮作為軍事家,在歷代兵家中也得到了較高的認可。司馬懿在諸葛亮死後,看到諸葛亮的營壘,稱讚其為“天下奇才”。 

 唐太宗與李靖在《唐太宗李衛公問對》中多次提到諸葛亮的治軍之法與“八陣圖”,並給予了極高的評價。 

 陳壽在《三國志》中對諸葛亮的評價是“史官鮮克知兵,不能紀其實跡焉”。 

 唐朝時諸葛亮被評選為武廟十哲之一,與張良、韓信、白起等九位歷代兵家享同等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