胖爺 作品

第1017章 大馬士革刀(第2頁)

  這種神奇的寶刀出自大馬士革,所以歐洲騎士就用產地名稱命名為大馬士革刀。

  這種神奇寶刀的材質叫烏茲鋼,神州人就叫他烏茲刀。

  不過,這種刀流傳到神州,要比歐洲晚了一個多世紀,所以世界公認的名稱只有一個,那就是大馬士革刀。

  公元13世紀,蒙古大軍西侵,大馬士革和周邊的諸多城市遭受重創。

  蒙古軍下令屠城,只有技藝精湛的工匠可以保存性命,但必須跟隨蒙古軍回京。

  就這樣,一大批技術精湛的工匠被擄掠回京城元大都,也就是今天的天都城。

  與此同時,元朝下令在大都以南約三百里處興建城池,起名保定,意為“保衛大都,安定天下”。

  這就是今天保定市的由來。

  許多從大馬士革擄掠來的工匠,編為“匠戶”,被安排在保定,專門為京城的王宮貴族打造奢侈品,併為軍隊製造兵器。

  匠戶由政府發放補助,但必須“父傳子承,世代為匠”。

  大馬士革鋼的製作工藝由此傳入神州,開始生根發芽。

  值的一提的是,在元朝以前,也偶有大馬士革刀作為戰利品或者商品流入神州。

  但是成規模的引進大馬士革刀製作技術,開始生產大馬士革鋼,卻是從元朝開始,以保定為起點。

  由於“匠戶”禁止遷徙,大馬士革鋼的用途又比較有限,時至今日,這項工藝在國內並沒有得到廣泛的傳播。

  匠戶制度直到清朝順治年間被明令廢除,匠戶重獲自由,同時失去了政府的供養,多數匠戶轉做其他行業,只有極少數家族一直以父傳子承的方式延續著這項手藝。

  雖然工藝傳承了下來,但做出來的大馬士革刀,無論鋒利度還是韌度都無法與元朝全盛時期同日而語。

  所以元朝之後的大馬士革刀與元朝時期的價格,完全無法同日而語。

  03年保利行上拍一件康熙年間的大馬士革刀,成交價含佣金在內一百零六萬元。

  十三年後,這把刀再次上拍,最後成交價僅僅溢價兩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