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聖之君 作品

第六百六十章 雜亂卻得有章

 北方,霸州之地。

 柏小衛來了之後,便顯得北王這位殿下的份量輕盈了不少。

 柏小衛的官府就設在距離赫連家族不遠的玄武街,這裡處於霸州最中心的繁華之地,道路四通八達,步行不到小半炷香光陰,便可抵達赫連家族府邸。

 曾經的北方巨擘,在這座臨時的丞相府面前,威嚴直落千丈。

 雖說北王也有一座北王府,但為了避嫌,並未設在霸州境內,而柏小衛的到來,又不得不讓年輕的北王迴歸赫連家族居住,時常進入柏小衛的府邸稟告章程。

 府邸內,柏小衛懶散靠在椅子上,椅子後方,懸掛著北方山河社稷圖,關於北方大地,柏小衛早已熟稔於心,昔年還未入仕時,於北方大地遊歷,大小路到,山川湖澤,不說是瞭然於胸,也記下了七八成。

 該在何處修建水利工程,又在何處開荒屯田,柏小衛心裡極其有數。

 這會兒,一位約莫四十歲左右的中年男人,身著一襲墨綠官服,進入了這座府邸,越過中堂,來到後庭,來到了柏小衛的書房之外。

 他叫宗良,乃柏小衛心腹,在柏小衛的府邸裡,他是柏小衛的左膀右臂,走出柏小衛的府邸,他就是副丞相大人。

 還未抬手敲門,宗良感覺到一陣柔和的春風,門開了,柏小衛正在裡面喝茶。

 柏小衛微微點頭,宗良緩步進入書房,與柏小衛之間隔著一張文案,宗良站著身子,從小袖筒裡取出一張摺子。

 “具體情況,就是如此。”宗良雙手作揖道。

 柏小衛左手給宗良倒茶,右手打開摺子看了起來。

 宗良儘可能的控制自己的呼吸節奏,不希望自己的喘氣聲太大,驚擾了丞相大人的思路,然柏小衛臉上的神色卻很輕鬆。

 須臾,柏小衛放下了摺子,柔和看了眼宗良,說道:“有些事看上去很大,可是啊,事情就是事情,無大小之別,解決了,就是小事一樁,沒有解決,它還只是一件事情,對於我們而言,有些忌諱無需放在心上。”

 “遇見阻礙,本心便是答案。”

 宗良聞言,連連點頭,端起茶杯淺喝了一口。

 命宗良出去探查北方大地的具體情況,之後必然是要修建諸多民生共事,重新整理田產分配,儘可能給予老百姓更多實惠。

 摺子上的內容,雖談不上觸目驚心,卻也足夠費腦子。

 譬如,雲漢楊氏,在雲漢州有著數十萬畝的田產,而那塊地方,恰好正在開荒屯田的計劃之內,按照正常章程,將會在那裡開荒屯田,然後適當的將田地分配於周圍百姓。

 在地圖上,那數十萬畝的田產,是一片長滿了雜草野樹的荒蕪之地,更有一座山脈橫亙,但現如今,那裡就屬於上佳田地。

 根據卷宗記載,那裡也不屬於雲漢楊氏的領地,是一片無主之地。

 又譬如韓氏家族,更有一條長達千里之遙的運河,此運河乃是昔年大雨滂沱,自然而然沖刷出來的一條運河。

 並未進行任何人力開鑿,可在地理志上,那條運河不屬於任何一方勢力。

 可偏偏,那條運河,經過了韓氏家族的領地的邊緣,故而多年以來,韓氏家族一直都在經營這條運河,久而久之,就連周圍的百姓,都已經知曉,那條河就是屬於韓式家族的。

 更有某些末流世家,本意是租下了周圍百姓的田地進行耕耘,雖說給了租金,地契憑證也都在老百姓手裡。

 但是租住的時間長了之後,加上部分老百姓生活困難,不得已向那些末流世家借款,留下欠條,具體數額不詳,可雙方卻都有一筆糊塗賬。

 百姓究竟是否給末流世家還錢,是一件說不清的事情,可世家手裡有欠條也是真的,所以,原本租下的田地,經過地方官府一通折騰,就變成了世家的,這裡面究竟有多少筆糊塗賬,便是翻閱官府的卷宗,也難以計算清楚。

 能記錄進入卷宗的,自然是可以被記錄的內容。

 大體而言,此次北方以工代賑,自然是要損害部分世家大族的利益。

 但按照宗良交給柏小衛的摺子來看,幾乎所有世家,都要得罪一遍。

 世家有理有據,白紙黑字憑證,是清清楚楚的。

 而老百姓那裡,有些人有證據,又有些人沒有證據,難以統一口徑。

 想要事情如期進行,就得立下一塊碑。

 該拿誰,來立下這塊碑?

 宗良道:“雲漢楊氏的那塊田裡的所有收成,並未入楊氏府庫。”

 “甚至,宇文君大人之前安頓流民時,楊氏還將部分田地,分配給了部分流民,具體戶數不詳,至於那些流民,究竟有沒有給楊氏簽下賣身契,也不清楚。”

 “那塊田,有些難辦,至於韓氏家族名下的那條運河,倒是可以拿出地理志,強行要回來,可要回了那條運河,運河周圍的一些田地,山林,也得一併跟著要回來,不然名義上,就等同於剝削了韓氏家族。”

 “然而,運河周圍的部分田地山林不屬於韓氏家族,可又有部分田地山林,屬於韓氏家族。”

 “且邊界劃分較為模糊,韓氏家族有韓氏家族的說法,坊間也有坊間的說法,各執一詞,地方官府那裡,也沒個具體記載。”

 柏小衛微微皺眉,北方大致情況,柏小衛心裡有數。

 哪怕宇文君安頓了一次流民,然而現如今的北方大地,還有數萬流民,可能還遠不止這個數,這些流民性質複雜,部分人是世家豪門裡的下人,又有部分人,因為各種原因,沒了自己的家業田地。

 流民雖說折騰不起什麼風浪,但這些事如果不安頓的話,那麼此次以工代賑,就喪失了原本的意義。

 北方部分地區,沒有任何爭議的地方,工程已正常開啟,或是修建水利,或是修建城防要塞,但大部分需要動工之地,都是有爭議的。

 世家雖說富足,不缺吃喝,可本該屬於世家的合法財產,也不可剝削,不然人心就徹底散了,反倒是會在北方大地,引發較大的風波亂象。

 柏小衛冷冽一笑道:“至少,雲漢州那塊數十萬畝的田地,名義上不屬於雲漢楊氏,你即刻帶人,前往雲漢州走一遭,找到楊瑜,當面說清此事,就說按照計劃,得開荒屯田,一部分田地用於囤積軍糧,一部分良田,用以安撫百姓。”

 “楊瑜必會覺得是他楊氏家族,開闢了那個地方,且經營多年,無論民間亦或是官府,都默認了那個地方是屬於雲漢楊氏的。”

 “你就回答,你也是奉旨行事。”

 “若遇到阻礙,格殺勿論。”

 “生吃了雲漢楊氏再說。”

 言罷,柏小衛直接將自己的佩劍交給了宗良,這是一柄不弱於純韻的神兵利器。

 按照公序良俗,世家若是在無主之地開荒,開荒之後的所有成果,都是屬於世家的,可那是數十萬畝的田地啊,根本無法做到視而不見。

 宗良接過柏小衛的佩劍,重重應道:“遵命!”

 柏小衛微微嘆息了一聲,待得這些事過後,真不知要得罪多少大佬!

 百姓究竟是否給末流世家還錢,是一件說不清的事情,可世家手裡有欠條也是真的,所以,原本租下的田地,經過地方官府一通折騰,就變成了世家的,這裡面究竟有多少筆糊塗賬,便是翻閱官府的卷宗,也難以計算清楚。

 能記錄進入卷宗的,自然是可以被記錄的內容。

 大體而言,此次北方以工代賑,自然是要損害部分世家大族的利益。

 但按照宗良交給柏小衛的摺子來看,幾乎所有世家,都要得罪一遍。

 世家有理有據,白紙黑字憑證,是清清楚楚的。

 而老百姓那裡,有些人有證據,又有些人沒有證據,難以統一口徑。

 想要事情如期進行,就得立下一塊碑。

 該拿誰,來立下這塊碑?

 宗良道:“雲漢楊氏的那塊田裡的所有收成,並未入楊氏府庫。”

 “甚至,宇文君大人之前安頓流民時,楊氏還將部分田地,分配給了部分流民,具體戶數不詳,至於那些流民,究竟有沒有給楊氏簽下賣身契,也不清楚。”

 “那塊田,有些難辦,至於韓氏家族名下的那條運河,倒是可以拿出地理志,強行要回來,可要回了那條運河,運河周圍的一些田地,山林,也得一併跟著要回來,不然名義上,就等同於剝削了韓氏家族。”

 “然而,運河周圍的部分田地山林不屬於韓氏家族,可又有部分田地山林,屬於韓氏家族。”

 “且邊界劃分較為模糊,韓氏家族有韓氏家族的說法,坊間也有坊間的說法,各執一詞,地方官府那裡,也沒個具體記載。”

 柏小衛微微皺眉,北方大致情況,柏小衛心裡有數。

 哪怕宇文君安頓了一次流民,然而現如今的北方大地,還有數萬流民,可能還遠不止這個數,這些流民性質複雜,部分人是世家豪門裡的下人,又有部分人,因為各種原因,沒了自己的家業田地。

 流民雖說折騰不起什麼風浪,但這些事如果不安頓的話,那麼此次以工代賑,就喪失了原本的意義。

 北方部分地區,沒有任何爭議的地方,工程已正常開啟,或是修建水利,或是修建城防要塞,但大部分需要動工之地,都是有爭議的。

 世家雖說富足,不缺吃喝,可本該屬於世家的合法財產,也不可剝削,不然人心就徹底散了,反倒是會在北方大地,引發較大的風波亂象。

 柏小衛冷冽一笑道:“至少,雲漢州那塊數十萬畝的田地,名義上不屬於雲漢楊氏,你即刻帶人,前往雲漢州走一遭,找到楊瑜,當面說清此事,就說按照計劃,得開荒屯田,一部分田地用於囤積軍糧,一部分良田,用以安撫百姓。”

 “楊瑜必會覺得是他楊氏家族,開闢了那個地方,且經營多年,無論民間亦或是官府,都默認了那個地方是屬於雲漢楊氏的。”

 “你就回答,你也是奉旨行事。”

 “若遇到阻礙,格殺勿論。”

 “生吃了雲漢楊氏再說。”

 言罷,柏小衛直接將自己的佩劍交給了宗良,這是一柄不弱於純韻的神兵利器。

 按照公序良俗,世家若是在無主之地開荒,開荒之後的所有成果,都是屬於世家的,可那是數十萬畝的田地啊,根本無法做到視而不見。

 宗良接過柏小衛的佩劍,重重應道:“遵命!”